折已呈蜂湧之勢。而且,以左右丞相為首,百官更是當著樓譽的面,在朝堂上公然列數樓家以及樓譽這些年的累累罪狀,當場懇求慧成帝依法嚴治樓譽,徹查樓家。
對於這幾日朝堂上出現的異樣,樓譽早有察覺,只是他一開始只是以為,是那些與他有仇的仇家,見樓家書房被毀了,沒了制鉗他們的證據,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個,樓譽在書房被燒那刻起就已經想到,所以也沒太往心裡去,因為他很有信心,如今的樓家,再加上馬上就要授命的太子,甚至還有樓樾手中的兵權,無人可以再撼動……
然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彈劾他的人竟不止那幾個意料之中的仇家,整個朝堂呈一邊倒的趨勢,全部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樓譽再利害,一張嘴也敵不過眾人之舌。何況,彈劾他的每件事,都有理有據,讓他辯駁不得。
震驚再加上氣急,走投無路的安王爺,只有以死明志,故意假裝撞牆,雖破了頭,流了血,卻無性命之虞,卻讓他擺脫了當時退無可退的局面,為自己爭取了時間。
果然,慧成帝見他剛烈的要以死明志,卻是沒有當場定他的罪責。而樓皇后與太子更是火速趕來,替安王求著情……
一番波折後,慧成帝以‘靜養’為由,撤消了安王手中所執掌的大權,將安王送回王府軟禁,私下裡著都察院與大理寺暗中調查安王的一切罪行……
然而,樓譽之事並沒有因為他的‘靜養’而消停,更是有越來越多的奏摺開始彈劾樓家,樓皇后,甚至是還有七日就能拿到授命大權的太子。
廢儲之聲,有一人帶了頭,就引發了更多的反對太子之聲。
而直到這一刻,樓皇后才徹底慌亂起來,而樓譽也回過神來想到了還關押在大牢裡的韓鈺等人,知道必定是他們那日從書房裡拿出了東西,才讓百官一夜間與自己倒戈,讓自己一夕間從雲端跌入泥地。
心裡的恨意排山倒海,樓譽決定,要親手殺了韓鈺與蘇流螢,才能解了他心頭之恨……
☆、第120章 是拔是留
安王樓譽在朝堂上當眾撞牆負傷後,雖然暫時讓慧成帝放過他一馬,卻也被慧成帝以靜養為由奪了他手中的權力,軟禁在安王府。
樓皇后親自送負傷的安王回去,看則是兄妹情深,實則是慌亂之下,趕回安王府與樓譽商量對策。
安王出事的訊息像長了翅膀般,轉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等樓皇后與樓譽回到王府時,樓老夫人已氣到摔下臺階,摔折了腿不說,人還氣得病倒了。
看到方寸全亂的安王府,樓皇后在這一刻卻是深刻的體會到,什麼叫禍不單行。
找大夫幫樓老夫人接好傷腿,再煎藥給她服下後,樓皇后與安王離開桂院。來到樓譽的主院。
一關上門,樓皇后已是氣恨得摔了桌子上的茶具,回過頭來狠厲的看著同樣一臉狠色的安王,咬牙恨道:“到底怎麼回事?不是千叮萬囑的讓你在此時小心加小心,眼看馬上就到了太子的授印大典,怎麼會出這樣的事?!”
樓譽頭上包紮著紗布,因失血過多,臉色一片慘厲,面容更是憎恨到扭曲,冷聲道:“不用想,一定是那晚書房著火前,那北鮮皇子提前拿走了一些東西……不然不會群臣同時圍攻於我,連平日裡與我交情不錯的幾個大員都站到了那一邊……可恨!”
一想到今日朝堂上的兇險與九死一生,樓譽就恨得眸光要噴出火來,重重一掌擊在了手邊的梨花木小几上,堅硬的梨花木小几竟是應聲碎成了一堆廢屑。
而樓皇后一想到此事會嚴重威脅到太子的授印大典,甚至會禍及太子,到最後授印不成,只怕連太子之位都會被廢,更是恨得牙齒要生生咬碎在嘴裡,咬牙恨聲道:“本宮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那個北鮮太子,會因為樓樾大敗北鮮而對安王府懷恨在心,火燒書房的說法。如此看來,果然應驗——此事那裡只是燒個書房那麼簡單,人家是要將我們整個樓家連根拔起,將本宮和太子與樓家一起埋葬了!”
樓譽陰鷙的眸光定定的看著樓皇后,冷冷道:“你的意思是——燒書房之人並不是韓鈺,而是另有其人!?”
“這還用說嗎?”樓皇后忍不住嘲諷的笑了,恨聲道:“你別忘了,彈劾你的這一切都是在那北鮮皇子關進大牢後發生的。而且,他初到大庸,平素從不與大庸的官員有過來往走動,都一個人關在那驛館的小院子裡,只怕連那些官員家在何處都不知道,如何做到一呼百應,一夕間將所有人都召集來對付你!”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