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根雲中丞的位置。”
這個價碼開得柳暢都詫異了一下。
何桂清當新朝的丞相,王有齡出任浙江巡撫,兩個猶豫不定的降官現在就想到柳暢這裡得到這麼高的承諾,這價格太高了。
“關健就得看他們的表現,現在他們若是心向虹軍,那麼何根雲可是兼一兼本朝的閩浙總督,而王有齡聰明太過,兵事非其所長,擔不起浙江巡撫的職責,倒是浙江布政使適合他。”
這差不多是合適的位置,閩浙總督看起來份量重,但閩浙總督多數時候只管福建的事,而柳暢現在暫時沒有經營福建的規劃,何桂清投過來,閩浙總督多半是個虛職。
至於王有齡的評價,也是個極適當的說法,王有齡在財政與官場有一手,但是在軍事部署上,卻不是什麼統帥大軍的人才。
何況現在只是柳暢與胡雪巖的接觸而已,這兩位到底是怎麼一個想法,在接下去會有什麼樣的佈置,還很難說,柳暢只能把承諾做到了這個份上。
胡雪巖也不失望,他反而謝過了柳暢:“何桂根巡撫與王有齡府臺有這個前程就足夠了,我回去以後,一定好言相勸他們走上善路,不過關健就看檢點怎麼經營寧紹二府了!”
寧紹二府在軍事上已經不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在根據地建設上,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柳暢如果把這兩府經營成虹軍的鐵桶江山,那麼以寧紹兩府的財力,足以逐鹿天下。
但是象太平軍入浙以後那樣濫用民力,導致叛亂從生,甚至到了花了七八月時間才打下一個小小包村的程度,那麼柳暢與胡雪巖的承諾算不了什麼。
柳暢同意胡雪巖的判斷:“為經營寧紹二府,我已經準備數月了,到時候雖有殺傷,雖有徵發,但我相信,我虹軍至處,必能簞食壺漿。”
“簞食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