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奪取遺詔,還有那四道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黑影是什麼?
姜明率先回過神來,朝肅王道:“王爺,這……這都是些什麼人?”
肅王沉吟片刻,道:“姜尚書可曾聽說過神機營?”
“當然。”姜明點點頭,將自己知道的事情說了出來,“傳聞大周開國君主創立神機營,從此代代相傳。神機營不入兵部,也歸軍中,只聽每一代君主之令,暗中守衛大周。”
肅王頷首道:“不錯,大周每一任君王駕崩之前,都會將神機營與皇位一道傳給下一任儲君,從無例外……直至先帝這一代。”
“先帝?”姜明不解地道:“王爺這是何意?”
肅王看了一眼神色陰霾的衛氏,徐徐道:“先帝在位之時,曾極為寵愛一位貴妃,更是在先皇后過世數年後,立其為繼後,給予她母儀天下的尊榮,並重用其孃家之人。”
“如此隆恩,繼後與其孃家人並不知足,他們不斷在朝廷乃至各地州府之中安插人手,擴張勢力;等先帝發現之時,大周半壁江山已是落在他們手裡;除此之外,先帝更發現,早年被他立為儲君的繼後之子,表面孝順仁厚,實則涼薄無情,私心極重,並非明君人選。先帝有心廢其太子之位,可這樣一來,繼後一族必不會善罷干休,到時候內亂四起,鄰國入侵,大周危矣。”
“而且那個時候先帝龍體漸衰,精力不濟,幾經思量,先帝放棄了這個決定,裝作什麼都不知曉。在先帝龍歸大海後,繼後之子以儲君身份繼承帝位,但他並沒有得到神機營,這件事令他寢食難安,他繼位後,一邊封賞諸皇子一邊派人暗中監視,想知道先帝將神機營傳給了哪位皇子;一旦找到神機營的下落,諸皇子也就沒有繼續活著的必要了,信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肅王抬頭,望著面色陰沉似鐵的東方洄,“陛下,臣可有說錯?”
有官員小心翼翼地問道:“先帝究竟將神機營傳給了哪位皇子?”如果先帝是迫於衛氏一族壓力,方才將帝位傳給東方洄的話,那麼繼承神機營的那個人,就是先帝真正屬意的儲君人選,也是真正該坐在九龍寶座上的那個人。
肅王指一指十九等人,淡然道:“他們就在這裡,自己問就是了。”
在百官駭然的目光中,一直未曾出現的阿二緩步走入殿中,在東方溯面前停下腳步,一字一句道:“我等奉先帝之命,追隨睿王殿下,生死不得違抗!”
聽到這句話,百官譁然,他們或多或少猜到了幾分,但真得到確認時,仍是難掩那份驚訝,畢竟睿王在先帝諸多皇子中,實在太不起眼。
第一卷 第三百零二章 宣讀遺詔
第三百零二章 宣讀遺詔
姜明蹙著花白的雙眉,滿面疑惑地道:“既然他們是神機營,那剛才的黑影又是什麼人?”
東方澤接過話道:“這個問題,姜尚書得問陛下,順道再問問琉璃坊的事情。”
琉璃坊在金陵城中名氣甚響,朝中百官大多有所耳聞,有一些甚至還是琉璃坊姑娘的入幕之賓,當即有人出聲詢問東方澤是何意思。
“看來諸位都不知道呢。”東方澤冷笑,聲音清冽如冰,“琉璃坊表面是一間秦樓楚館,實則是咱們這位陛下用來蒐集情報,監察百官的地方,還在裡面蓄養了眾多江湖高手,以便行刺暗殺,信王就是死在他們的手裡。”說著,他朝綠衣努努嘴,“喏,這位就是琉璃坊的掌事人。”
驟聽此言,百官無不變色,有幾位常去琉璃坊的官員,更是駭得面無人色;琉璃坊的幕後老闆是東方洄,那他們在琉璃坊說的話,豈非一五一十,全部傳到了東方洄耳朵中?
衛太后撥弄著袖間一粒粒細小的珍珠,微笑道:“澤兒編故事的本領是越來越好了,連哀家也差點信以為真。”
東方澤目光炯炯地望著她,忽地一笑,“母后不肯承認就罷了,眼下最要緊的是宣讀父皇遺詔。”
此時,肅王已自慕千雪手中接過錦匣,小心翼翼地自裡面取出一個黃綾玉柄的卷軸,神色肅穆地道:“先帝遺詔,所有人跪迎!”
東方溯率先跪了下去,沉聲道:“兒臣恭迎父皇遺詔。”
在他之後,百官紛紛跪了下去,衛太后與東方洄雖心中雖百般不願,卻也不敢明著違旨,一道跪下迎旨。
“朕自繼帝位以來,未敢忘先祖之訓,多年來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朕有心平天下,定四邦,無奈年事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