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村裡的保長極為不滿的。
凌風心下明白,資料的重要性,當然是不止於此的。但這些話,說出來大家也很難理解。反正只要他們支援自己的決定就可以了。
李自成又接著說道:
“大帥,清查人口和土地固然是好,但現在恐怕不具備這個條件啊!像登記人口和土地,都要讀書人來做才行。我們凌家軍中識字讀書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就拿咱們這些老弟兄來說,屬下倒是識得幾個字,另外還有趙武大叔和黃少涵兩人也讀書識字,但其他人就不行了。據屬下所知,咱們凌家軍小旗官以上的將官中認字的不足十人之數,更不要說普通百姓了。”
凌風點點頭:“嗯!這確實是個大問題,讀書人太少,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我們的軟肋。而且,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別的不說,在世人眼中,我們現在還是流匪,那些讀書人都是十分地清高,又有誰肯從匪呢?在他們看來,那簡直就是把祖宗八代的臉面都丟盡了,甚至死後都不能入祖墳的。”
凌風對此時的社會風氣也是十分了解的。
趙武介面說道:
“這個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流民中讀書認字的人有,如果能夠找出來的話,湊上個幾十人是很容易的。百姓中的讀書人不多,但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少,像我們村的孔德,讀了半輩子書,連個秀才也沒考上,家裡比一般人家還要窮,老婆跟人跑了,孩子餓死一個。像他這樣的人,只要花些力氣,讓他為咱們效力也不是太難。”
“是啊!讀書人可不一定都是有功名的,更多的,怕是那些寒窗苦讀之後卻一無所得的。只要多花些銀錢,把他們請過來,一樣可以為我們所用。反正我們也不需要多高的學問,只要能識得幾個字,能寫會畫就可以了。”經這麼一說,凌風也想到了這點,“還有碎金鎮。碎金鎮好歹也是米脂縣除縣城之外最大的一座城,城中人口兩三萬,其中認字的人更是不少。尤其是一些店鋪之中,那些賬房先生等,哪個不是能寫會畫?”
說到這兒,凌風笑了笑,接著說道:
“年前咱們在碎金鎮一番作為,那些大戶人家損失慘重,相信他們再也養不起那麼多閒散人員,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被東家辭掉的賬房先生肯定不在少數,咱們凌家軍現在收留他們,倒是做了善事了。”
“哈哈,他們還得誇大帥您仁慈啊!”眾人笑著說道。
看到事情不像想象中那麼難,大家的心情都是好了許多。
“當然了,咱們也不能完全寄希望於那些酸儒們的自覺性。怕就怕有些人不識時務,來個什麼‘寧可餓死而不食周粟’,那倒是咱們凌家軍做了孽了。所以,咱們第一步就要讓所有讀書人前來登記,說明他們的身份和識字情況,敢有隱瞞的,就一律按照對抗凌家軍來處理。掌握了這些人的資訊之後,加入招不夠人,再實行強制手段,也有個方向啊!”凌風補充道。
眾人自然是認同。
凌家軍幾大巨頭又商量了一番細節,第二天,早盛塬和碎金鎮的大街上同時貼出了告示,要求百姓中凡是讀書認字的,限期三天,都要到凌家軍去備案,凡是備案的人,都能得到兩鬥糧;但是,若有敢隱瞞不報的,一律按照對抗凌家軍處理。
對抗凌家軍是什麼後果?
碎金鎮的那些大戶人家的下場,大家可是清清楚楚地看到的。那還是大帥仁慈,沒有過分追究,真要是叫起真來,恐怕就不是僅僅沒收財產那麼簡單了。
而且,告示上還說了,有人舉報的話,凌家軍將獎勵其米一石。
這可是一石米啊!想想就讓人激動。
在這一石米的刺激下,所有百姓的眼睛都是通紅的,像餓狼一樣盯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大家都在回憶,看看自己周圍到底有沒有識字的人。凌家軍可是說了,只要是識字的人都算數,不管認字多少,更不管有沒有功名。這樣的人,誰不認識幾個?
大家甚至都在盼著有人不識時務,最好不要主動去備案,這樣的話,三天一過,那一石糧食可就是自己的了。
只要主動去備案,就能免費得到兩鬥糧食;而不去的,則是按照對抗凌家軍處置!其中的利弊不用多想,大家自然能衡量地清楚。
當然,一些聰明人也有顧慮。這不,原先小周村的教書先生、現在流民中的一員宋泰一大早出來溜達。
宋先生的心情不太好,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就是因為自從這幾年天旱欠收之後,百姓們家裡貧窮,漸漸就沒有幾戶人家能供得起孩子讀書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