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的得勝良機”處。
“他們的距離是半步稍長,四分之三步稍短。雙方的平衡都保持完好。請各位注意的手上動作……”
觀眾這時的思維已經不受他們的大腦控制,而是受周安偉的嘴巴控制。他們一把目光轉到林風的手上,立刻心領神會。
林風雙手與頸部同高;左手在前,平平攤開;右手在後立起為掌……看似無奈之下變了形的格擋動作,其實這是一個隱蔽到極點的架招。只要金向東一招攻出,等著他的就是吃的死死的架招。
陰謀,絕對是陰謀!
很明顯的,從進攻一開始就佈置好了這樣一個戰術,連後來處於下風步步後退的情況也在他計算之中,而在最後一秒鐘退到牆角更是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首先,它使得金向東沒有時間思考,在最後一秒鐘出現的“機會”面前,又有幾人能忍住不出手?其次,最後一秒鐘時計劃完成,如果對手中計,那根本連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但是這裡林風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其實連他自己也不敢保證一定能在最後一秒才退到牆角。而如果金向東識破了計策,林風最多還能挺三招。三招之後他必定要損血。換句話說,如果他退到牆角的時候離比賽結束還有五秒鐘,而金向東又識破了他的計策,緩半秒再出手,那林風就必敗無疑。能達到這樣完美的效果純粹是運氣。
周安偉評論的聲音還在大廳裡迴響,眾人還沒有從震驚中甦醒,職業高手們的沉思還沒有結束,和金向東第二場比賽就已經即將開始。
第二場,武器戰。地圖:擂臺。
第一場由金向東選擇武器,所以第二場的武器戰是由林風選擇的。既然空手戰鬥無法分出勝負,不如換種方式。
金向東用槍,林風用劍。長槍對短劍,將軍對劍俠……他們在武器戰上的造型也與徒手格鬥時一樣針鋒相對。只看他們開場時的動作,人們就已經可以肯定,這又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
這不但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而且是一場激烈的爭鬥。主要是因為林風在武器戰中與空手格鬥完全是兩種風格。空手戰時,林風把握的是一個“穩”字,但到了武器戰中,使用短武器的林風就是要險中求勝。
裁判的“開始”兩字才剛剛出口,林風就已經橫劍胸前,蹬地向前衝出。他當然明白,如果開場時給金向東機會組織起攻勢,自己使劍可就要吃大虧了。
衝刺結束瞬間,林風右滑步,挺劍前刺。金向東也一樣舉槍對刺。這時林風身體向左一歪,執劍的手腕外翻,劍背搭上槍身。他立刻就要順勢切入,與金向東近身。
兩人在開場時打出的火y味與第一場比賽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林風剛剛開場就押上了自己所有的籌碼。金向東雖然知道林風一定會開場搶攻,卻沒料到他如此兇悍。這樣的打法分明就是玩命,如果自己的槍剛才不是直刺而是上挑,恐怕林風早已經被打的潰不成軍。
但現在,林風手扶劍背,劍搭在直刺出來的槍上,以他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向金向東身邊搶入。他知道金向東絕對不會在開場時用上挑的招數拼命。
林風的劍在槍身上劃出尖銳刺耳的“吱吱”聲響,金向東心中一懍,連忙左閃。同時槍向下壓,使劍從槍上脫離開來……這時他已經不能再改上挑的招數,那樣只會讓林風順勢近身。
金向東不得不犧牲部分重心來換取距離,一旦被林風近身那可不是好玩的。後者近乎鋌而走險的一擊奏效,當然要趁熱打鐵,一路追殺。而金向東只能死守著自己與林風之間的距離,憑藉著長武器的優勢把林風死死扛開。
林風拼命想盪開對手的槍,跨前半步;但金向東也想逼退對手,重新調整重心。於是兩人為這半步距離展開了激烈爭奪。劍與槍劇烈的撞擊聲不絕與耳,身影也不停交錯晃動。
在這樣的距離下對攻,林風本來是吃虧的,但是金向東每一擊之後卻要花時間重新穩定重心。內外相抵,又是個平分秋色的局面。
但是隨著雙方的節奏繼續加快,動作幅度加大,局面又漸漸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原先雙方交錯換位的時候,他們的槍和劍基本都能運轉到位,施展自己動作的同時也能防住對手的攻擊。但是比賽節奏逐漸脫離了兩個人的掌握,當他們到達自己運用武器速度極限的時候,兩人猛然間發現,戰鬥的速度還在繼續提升,這時候誰也停不下手來了……誰停手誰倒下。
突破了速度極限的對攻立刻帶來了體力的消耗,在他們突破極限的第一次碰撞中就同時掛彩。林風的劍劃中金向東的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