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婆婆一家,她們今年種了五畝紅薯,一半是新開墾的山地,一半是還不錯的下等地。

第一年開墾的山地不肥,再加上有些還沒有長大,所以五畝紅薯加起來不過九千多斤,她們自己還留了一千多斤的紅薯,平時用來吃,或者用來餵豬。

一文錢一斤,差不多九兩半錢銀子。

宋新桐挪了二千多斤去後山兔舍那邊,煮來餵雞鴨兔子,多吃紅薯才能長得快。同時,秋婆婆她們還將所有的紅薯藤都送了過去,自己只留下了幾百斤餵豬。

加上上半年請的村民們,宋新桐又在攪碎、磨紅薯還有裡面沉澱、曬澱粉的地方又分別加了五人。

一是因為今年十里八村種的紅薯多了,二是因為現在差不多入秋了,再等兩月就要下雪,到時候沒有太陽,也沒辦法曬澱粉,所以儘早曬出來曬乾才好。

等寒冬臘月裡,完全不能曬紅薯粉的時候,工坊至少還有存貨,到時候也不影響粉條的製作。

而且,今年村中的人都不願意自己做澱粉了,麻煩,拿著紅薯來換,十斤紅薯一斤澱粉,換上兩三斤就能吃到明年紅薯吃來時了。

村民其實很少用澱粉加在肉裡,因為吃肉的時候少,而且吸油,不划算,都是用在做餅子或者是醋溜白菜或者茄子裡面,這般就是少了油水也能使做出來的菜口感順滑。

謝大牛和謝嬸兩人圍著圍裙幫忙搬洗乾淨的紅薯進工坊,很快,裡面的磨盤等工具就轉動了起來,傳來聲響。

謝嬸很快走了出來,看著宋新桐笑著說道:“新桐,今兒估計沒有人家送紅薯過來了,你要不先回去,坐這兒別把頭給曬暈了。”

初秋的太陽依舊很烈,宋新桐也覺得曬得熱烘烘的,見確實沒人過來了便起身道:“等一下就回去了。”

“他們都還想著再長几日,能增些重量。”謝嬸嗤了一聲,有些看不上那些兒呢:“這些人吶,生怕吃虧了似的,但若非是新桐你,她們的紅薯能賣出這麼好的價錢?”

“沒事。”宋新桐淡淡的笑了笑,然後說道:“謝嬸你真的不去開鋪子了?”

謝嬸擺了擺手:“不去了,不去了,賺得不多還整日提心吊膽的。”

之前秋婆婆便想不讓謝嬸去開鋪子了,因為確實賺得少,但謝嬸好強,又和何家二嬸掙扎了一兩月,但效果依舊不好,最後在八月下旬的時候才放棄了。

放棄的原因多半還是被酒樓被陷害那事兒給嚇著了,要不然也不會放棄得這麼幹脆。

“這幾個月賺的銀錢剛夠交租金,一直這樣下去還不賠死。”謝嬸嘆了一口氣:“而且娟子也快生了,到時家中也缺人,我想著等她生了孩子或者是來年,再推個小車去碼頭販賣,攤位費也沒有鋪子多,說不定還能有盈餘。”

“這也是好的。”宋新桐沒有多說這些,畢竟這是謝嬸他們的家的生意,她一個外人也不好多說:“那何大嬸子呢?他們也不幹了?”

“他們還是推個小車去碼頭賣。”謝嬸說:“他們何家人多,大房的媳婦們也是幹活的好手。”

宋新桐想了想也是,何家的男人們幫著工坊幹活,女人則在家中幹活,一家子都是幹活的好手,和和睦睦的,也挺好的。

謝嬸瞧出宋新桐的想法,忍不住說道:“何家現在分家了。”

“分家了?什麼時候的事兒?”宋新桐詫異得不行,畢竟何家可是和睦之家,沒有什麼齷蹉的。

“八月初,是何家老太太和老頭子做主分的家,現在何家人也很多了,而且四代住在一個院子裡,也有些擁擠,所以這才做主分得家。”

謝嬸又說:“你何二嬸他們現在在尋地了,何家所在的村子中央已經沒有合適的在基地,她們就打算將房子建到村尾,到時候和咱們家做鄰居。”

桃花村的村民都集中在村子中央那一塊,只有少數幾家在村頭和村尾,都是不太合群的村戶。

“那可好,到時候和嬸子你們做鄰居,互相喊一聲就能照應到了。”宋新桐倒是沒有聽到何二嬸她們提起過,也是沒有想到何二嬸竟會搬到村尾的位置。

“何二嬸她們可請好了師傅?”

“請啥師傅?”何二嬸正好從壩子那邊走了過來,正好聽到這麼一句,遂張口問道。

“說你起新房子的事兒呢。”謝嬸笑著說道。

“噢噢。”何二嬸笑眯了眼,畢竟起房子是大喜事兒,而且可以當家做主了,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還沒請,等地裡的紅薯挖完了,再把麥子種上再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