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新桐表示她只免費給大家提供一年的土豆種子,讓他們今年的土豆全部收起來留種,等來年種上十幾二十畝再往外賣。

反正現在這裡的土地很寬廣,前三年是免賦稅的,三年之後各家各戶的種植都穩定了,到時候繳稅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宋新桐讓文書給大家測量了土地,做好了標記,以後就按測量的來繳稅。若是有人偷偷藏著開荒不繳稅,那便會嚴懲。

百姓們對官府都有很深的畏懼,所以也無人敢欺瞞不報。

另外棉花種子也分給另外一個區域的百姓了。

對於種植棉花宋新桐是高度重視的,畢竟棉花價格居高不下,又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如果能大面積種植出來,對整個大周的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宋新桐專門請了南邊對種植棉花很有經驗的農人過來幫忙,看看能否今年就大豐收。

至於其他還有些區域,則種植的是葡萄,都是從別處買來的三年的根莖,只要種活了就能結出葡萄了。

之所以讓這一區域的百姓種植葡萄是因為許多女子都喜歡吃葡萄,而且曬乾的葡萄乾也是一個好東西,平日當做零嘴兒打發時間也好啊。

另外還有一些菜種和豆種,一家一小把,拿回去自己嘗試著種一些,以後若是想要再種其他的,便和其他百姓們互換討要吧。

“夫人,其他地方您都安排好了種植之物,可沙河縣這邊還空著呢。”文書道。

“不著急,種子還在運來的路上。”對於沙河縣種植什麼,宋新桐可是想了很久,終於在前些日想到了。

沙河縣的沙土最為嚴重,到處都是黃沙,鮮少見到綠樹,宋新桐擔憂再過幾十年會把沙河縣縣城給吹垮了,所以就想著早早的開始植樹造林大業。

所以已經命人買了不少果樹幼苗,打算沿著沙河附近一圈一圈的往外種。

她聽陸雲開說,沙河縣以前也是水草豐茂之地,但因以前的百姓為了生活,砍掉了樹木,羊群吃光了青草,慢慢露出來黃褐色的地皮。

所以她在想,以前這裡也曾山清水秀,那她也能種出一片秀麗山景,是以在和陸雲開商量後,便買了不少果樹苗回來。

這應該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沙河縣的百姓有些不願意等,宋新桐也沒有辦法,但還是給他們一個選擇,可以搬去其他縣城置辦一塊地種適應的土豆或是棉花。

“夫人,為什麼我們要搬去那兒,不能住在沙河縣又去那邊種地嗎?”

“不行。”宋新桐打算做地區特色,每一個區域都有各自的劃分,不能既想佔著沙河縣的新城又想佔著旁處的好處。

最好沒辦法,一些注重眼前的利益的人搬去了其他區域,不過只是少數,絕大部分人都了留下來。

因為大多數人都捨不得沙河縣溫暖的家,也喜歡住在縣城裡的縣令大人和夫人。而且有縣衙的地方才是政治中心,誰會傻乎乎的跑去偏遠地方種地去。

所以剩下的百姓都跟著縣令夫人的步伐認領區域,然後開始挖坑種樹。

等到農曆四月,幾乎整個沙河縣的黃土地裡都種上了耐旱耐寒的棗樹,臨近河流的區域則種滿了蘋果樹。

宋新桐其實也不敢保證能成活,能結果,所以又採買了一批西瓜種子回來,每家每戶一包,讓他們種在地裡。

之所以選擇種西瓜是因為宋新桐記得西瓜是耐旱喜光照的植物,所以沙河縣的條件最適合不過了,想來應該能種出又甜又脆的西瓜。

西瓜剛種下後,雙胞胎就日日去地裡看西瓜去了,他們很喜歡吃西瓜。

“娘,這些瓜什麼時候才能長出來啊?”

宋新桐道:“等夏天快結束的時候。”今年種得晚,所以至少得夏末才能成熟。

“還有那麼久啊?”花捲有些失望,“桃花村的西瓜都長大了。”

饅頭道:“也還沒有呢。”

花捲叉著要望著滿地的樹苗,嘆了口氣,“我明明記得已經長大了。”

“桃花村的西瓜可沒有這裡結的西瓜好吃,好東西是值得等待的。”宋新桐看了看天色,已經很晚了,她給雙胞胎兩人帶上小草帽,然後招呼著他們回家了。

“嗯嗯,回家去了,我明日再來看西瓜。”花捲揮揮手和身後的西瓜田道別,然後小跑著去追已經走遠的宋新桐,他邊跑邊唱著一首唱豐收的歌謠:“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第四百四十五章 番外日常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