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她找外甥女來,最想求的就是一個心安,一個對方不會離開的保證。
其他,都不重要。
但這份心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並不是保證。
蕙寧公主心神不安,終究沒再繼續說些什麼,簡單交代了幾句就讓她回去了。
喬嬤嬤進來,上前開口:“公主,二姑娘怎麼說?”
“她能怎麼說?母女之間的感情是天性,隆昌一句話,抵得過我們這些年所有的叮囑、苦心。我看著,瓊姐兒已經搖擺了。”
i喬嬤嬤吃驚,“二姑娘不像是不明利害的人啊。”
“再懂事也還是個小姑娘,往日表現得再得體,骨子裡也有女兒家的嬌氣。你見過哪個孩子,能拒絕生母的邀請?何況,隆昌當年為了她付出多少?”
蕙寧感慨:“瓊姐兒自小親情不足,心眼裡比誰都在意這些。”
“二姑娘也是不好做,這一面是養她育她的榮國公府和德安侯府,一面又是生母,非逼得她做個選擇,的確是為難她了。”
喬嬤嬤跟著嘆氣,“只是。如果二姑娘這邊勸不來,公主不如到時候找隆昌公主談談?”
“隆昌?”
蕙寧苦笑著反問,臉上是說不出的無力,“她若是能聽人,如今又豈會是這番局面?我的話、母后的話,在她耳中何時起過作用?
當年她若是能聽我們的,早嫁給德安侯世子。不說如今的陸家是另外一番景象。就是她、也不會獨自在異鄉這麼些年。”
關於相勸皇妹的事,蕙寧心知是沒用的。
所以,一切都只能在瓊姐兒身上下功夫。
但此刻看來。成效亦是甚微。
喬嬤嬤張了張口,有些猶豫,卻還是沒有忍住,“公主。如、如果,二姑娘真的隨隆昌公主走了。那……”
聽聞此言,蕙寧目色一厲:“不可能!她是不可能離開京城的。”
“可是,”喬嬤嬤還要再言,但觀主子顏色忙又止了口。
蕙寧公主雙眸一閉。似壓下了強大的痛色,“瓊姐兒當年沒有進突厥,就一輩子都不可能去那裡。
母后當年不想留下她。如今這十來年已是天恩。若是,若她執意離開。怕是就保不住命了。”
話中之意,格外明顯。
喬嬤嬤被她冷肅的神色嚇了一跳,再不敢說話。
她原還想著,若是再以去年的理由,若哈薩陌單于是替王弟和親求娶,把二姑娘娶回突厥,或者還有一絲可能。
但現在想來,二姑娘根本不可能有這個機會。
蕙寧公主起了身,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的天際,心頭亦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