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難怪那六人不敢強行押解二皇子,只怕他們這邊一動,二皇子立即能揭竿起義。

衍聖公年紀大了,體力不濟,沒和學子說幾句便有些乏。好幾個頭上還裹著白布的學子慌忙給他讓位子,衍聖公也不嫌棄,就著一位輕傷學子的硬床睡下了。

孔穆行坐在外間,壓低聲音和學子們說話。說著說著,孔穆行神色有些恍惚,他來之前以為這些學子是被人煽動、蠱惑的。

可來之後他才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學子們都很年輕,都是十**歲的年紀。小一點的十二三,大一點的也不過二十出頭。孔穆行望著這一群青澀剛毅的臉龐,驀地發現,他們每個人都不是胡鬧。他們真的在做自己覺得對的事。

有學生忿忿的說,“前朝幼帝兩三歲繼位的都有,那圖謀不軌的也不過頂了個攝政王的名號,還要藏著掖著。現下倒好,人直接代侄繼位。呵!”

“就是,齊王算什麼,先帝駕崩的時候二皇子都十四歲了。虧太后齊王還能說出稚子年幼的話。狼子野心,簡直無恥!”

眾人紛紛附和,還有人喟然惋惜,“莫說先帝駕崩的蹊蹺,便是大皇子也死的冤枉。大皇子文韜武略,卓爾出群。是一代明君的不二人選,若不是被人殘忍殺害。我大魏豈會向如今一樣,朝綱不穩,年年動亂。”

還有人惡狠狠道:“我可聽說了,大皇子可是被齊王的人授意害死的。”

“別胡說!”

“我哪裡胡說了。”

說到底,沒人服開泰帝。不知怎麼的,孔穆行忽然想起章年卿說的這句話。當時他不以為然,現在看來,是他目光短淺了。

章年卿到底還是在外面呆了七八年,走南闖北,對官場瞭解比他多。

章年卿說,開泰帝不服眾並不因為他不賢明。相反,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開泰帝是個好皇帝,每一項舉措都是利國利民的百年基業。問題是,開泰帝不信任人,不肯用人。

這麼多年,但凡齊地學子,齊地官員無比受到提拔、重用。齊地之外的人,無論如何優秀,開泰帝都視若無睹。民間能不有怨氣嗎?

章年卿甚至大言不慚的說了句犯上的話,“說到底開泰帝到現在還沒把他當皇上,還沒有從齊王的角色裡將身份換過來。”

章年卿意味深長道:“齊地是大魏的,可大魏的卻不只有齊地。”別說開泰帝名不正言不順,就是名正言順的四皇子繼位後這麼幹。也會被文武百官口筆誅伐。

王爺可以這麼幹,皇上不能這麼當。世人賢良之輩多如牛毛,皇上若不重用,將他們按插到自己的位子上發光發熱。這些人自然會聚在一起,鬧出一些別的事。

說到底,不能讓這些人閒著。

孔穆行苦澀不已,章年卿說這些時完全沒有意難平的樣子。似乎當年提出科舉新策,被小齊王摘桃的不是他一樣。當年,開泰帝用其道而不用其人,讓小齊王全權推行科舉新策,幾乎在京城引起一片譁然。開泰帝做的太絕了,甚至做做面子工程,讓章年卿掛個名都沒有。

這樣的帝王,你能指望著他遵守諾言,歸還帝位嗎?

孔穆行澀澀的想,章年卿遇事想的開,當年京城和章年卿交好的少年人都不看好小齊王,暗地裡都罵他是竊取別人果實的賊。甚至有那大膽的,直接說出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狠話來。

唯有章年卿,無動於衷。嬌妻美眷,樂呵呵的帶著馮俏,在泉州過得風生水起。

章年卿好像天生有種本事,不管在哪都能過得好。這讓孔穆行很羨慕,他拿得起,放不下。這麼多年過去了,一闔眼便是東苑那間狹小的屋子,漫長無止境的等待。他忘不了。

孔穆行在宮裡這麼多年,從來不知道,九門一關,宮裡是這麼靜。五城兵馬司和禁衛軍的人在門口走來走去,他一天一夜,滴水未進。

再出來時,和景帝駕崩了,大皇子死了。和他朝夕相處,日夜相伴的大皇子就這麼,死了。

孔穆行嗤笑一聲,眼淚湧出。可笑,真可笑。他是大皇子的伴讀,大皇子死了,他還活著。他還有臉活著!

那學子見孔穆行流淚,以為孔穆行是被自己說感動了。拍著胸脯,慷慨激昂道:“我雖只是柳州區區一學生,比不上衍聖公和孔公子的學問,可大義我還是知曉的。武平戰,文平亂,如今朝綱大亂是我天下文人的恥辱。我等勢要匡扶正統,死而無憾!”

大家紛紛附和,“死而無憾!”

孔穆行問他,“你今年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