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魏兩國能否成功和談,首在老公叔。秦國不能再退讓了,半分河西,送還衛相,贈壯麵之法,魏國還不能滿意麼?我想魏王是應該會滿意的,只是他太信賴老公叔了,所以才會遲遲不決,衛子此次西來,應該要體察魏王真意啊?你是老公叔最信任的年輕人,如果要說服他,也只有靠你了。。。。。。”老甘龍可以親切的叫衛鞅名字,那是因為在城門迎客,動以私人感情;如今是在國宴上,老贏連可不能直呼衛鞅的名字,他是老公叔的門客,又沒有官爵在身,想來想去,也只能叫衛子了,這等於是抬舉衛鞅,放在後世就叫拍馬屁。

“秦公錯了。。。。。。”

衛鞅微微一笑,他的酒量其實很好,沒喝多。君子重承諾,酒宴上的承諾當然也算,以為找幾個老臣親切地叫自己幾聲‘鞅’,多灌幾碗酒,我衛鞅就會做你老秦的說客麼?大錯特錯,衛鞅今天是代表魏國而來,跑去說服魏相為你秦國謀利,當我是扶搖不定的小人麼?

“秦公啊,說服恩相之事,衛鞅不能為,也不願為。這無關魏使的身份,更無關秦魏兩國之情,只是鞅以為,河西本就是魏國的土地,為何要半分與秦國?秦公希望鞅能說服恩相,可誰又能說服鞅呢?”

此刻衛鞅捍衛的已經不是魏國、也不是恩相公叔痤,而是自己的觀點。

“衛鞅大言!河西自來就是秦國之地,何時又成了魏國國土?”

說話人是贏虔,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愛~國主義者,為了老秦國,他可以壓制嫉妒之心,扶助弟弟嬴渠梁,這樣的愛~國人士又怎能聽下衛鞅這種分~裂秦國的話?

ps: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考據不比宋明清,就連很多重要人物的生卒年都有爭論。

現在有一種觀點是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2年,如果按照這個算,本書中他才10歲,當然不能說出‘民為貴’的話來。

可史記中記載孟子是子思的弟子,東漢班固也認為:孟子為“子思弟子”;西漢劉向也稱孟子“師事子思”,子思是哪一年死的?公元前402年。那麼在本書中孟子該是多大呢?他應該有四十多五十歲了。光暗最喜歡的《大秦帝國》電視劇,其實也是這個歷史時期,作者將孟子設定為比衛鞅還大的長者,其實就是緣於以上的論據。

光暗說這些不是要引起爭論,只是想與大家取得一個共識,任何一本小說,為了情節需要、故事的精彩,都可能會有與真實歷史相出入的地方,就不舉類似《楊家將》《呼家將》這樣的純演義文了,三國水滸又如何呢?這本書真的不是歷史論文,何況就算是歷史學家,也會整天搞個翻案、提出個新觀點推翻已往的認識,對吧?

所以希望各位歷史大方能夠理解。

第六十六章【拒腐戰士衛鞅】

櫟華宮中庭燎烈烈,奶香撲鼻,自從聽到景監在白家泡了羊奶浴的訊息,驪姜就喜上了這種調調兒。老秦窮,怕被國人背後指責,她就去雍都尋找那些老兄弟老姐妹,這幫舊式奴隸主日子過得太奢侈了,比她這個堂堂國後更為豪闊,別說是羊奶了,連更珍貴的牛奶也有;這個時代還沒有奶牛品種,耕牛數量又少,牛奶得之不易,連她見了都稀罕。

光是自己泡還不夠,還要拉上丈夫一起泡,老贏連痛苦極了,藥湯子裡面加羊奶,還要撒花瓣,泡完後一身藥味不說,還特別滑,讓他總感覺沒洗乾淨,試著抗議了幾次,發現完全無效,也只能逆來順受。

“衛鞅就是個怪人,酒肉不忌、奢華不拒,可吃喝完了還是堅持他的想法,贏虔被寡人訓斥了一番,他就走過來敬酒答謝,然後回到座上繼續與甘龍、公孫賈他們辯論,我老秦滿朝文武,竟無人能夠說服他!寡人現在明白了,怪不得老公叔會看重他,原來是性情相近、臭味相投!”

“君上越來越沒有國君風度了,性情相近也就是了,臭味相投。。。。。。這樣的無禮之言,又是在軍營的時候從那小子處學來的吧?您就不能學些好的?”

一想起景監被白棟拉去泡羊奶浴,然後被坑去了十幾名手下的事情,驪姜就想笑;也不知怎麼了,自從這小子來到櫟陽,總是會弄出些荒誕不經的事情來,若說他不尊禮儀吧,老秦人什麼時候真正遵從過那些東西了?而且他做的事情樣樣新鮮,讓人聽了就想笑,還有無限的期待,比如那種可以扯進房間的‘自。。。。。。來水’,就讓她十分神往。這小子太可惡了,有這樣的好東西,不說先來奉獻君上國後,卻自家享受起來了,真該打屁股!

“怎麼又說到白棟了?如今寡人發愁的是衛鞅,甘龍以老公叔沉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