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上都講究一個禮尚往來,這個李昂當然是懂的,這樣的接風洗塵宴自然要去,不然就是不給面子,以後的工作就不好開展了。
“各位同僚的盛情,李昂卻之不恭,今日定要與各位同僚一醉方休。”
“善!善域!”
在喜悅的笑聲中,李昂被大家簇擁著進入鄯州城,這對李昂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整個隴右而言,或許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說實話,李昂真想對吐蕃人高喊一聲:“我胡漢三又回來了!”(未完待續。)
第0377章驅逐吐蕃使節
果然不出所料,李昂到鄯州的第二天,便遇上了吐蕃的遣唐使,這位遣唐使不是別人,正是剛剛接替莽布支出任吐蕃大論一職的朗?梅色。
吐蕃大論一職相當於首相,主管軍事和外交事宜。朗?梅色此人比較親唐,或許這也是他能出任大論的原因之一。
吐蕃在這一年中,接連大敗,損兵折將,石堡丟了,黃河九曲之地丟了,四大部族之一的吐谷渾叛變投靠大唐了。
在這一連串沉重的打擊下,吐蕃國事日非,贊普威望大減,轄下各部人心浮動,在這個時候,吐蕃急需喘息一下,親唐派在吐蕃內部自然就佔了上風。
尺帶珠丹也需要一個親唐的大論,以便能與大唐媾和,爭取喘息之機。
李昂這個長史,名義上與行軍司馬崔乾佑平級,但崔乾佑很識趣,處處以他為主,這接待吐蕃來使的事,也交給了李昂定奪。
正所謂兩國交兵,不殺來使。對於朗?梅色所率領的吐蕃使團的到來,李昂拿出了上大國的風範,按禮節給予了接待。
但另一方面,他並不想與吐蕃媾和,所以也不想讓這個吐蕃使團入京。
隴右節度衙門正堂上,李昂身穿緋色官服,神色嚴肅,目光如炬地望著朗?梅色。
要是以往,以朗?梅色身為一國首相的身份,在李昂這個從四品上階的長史面前,一定會擺出踞傲的態度,以顯國威。
但現在,吐蕃還有什麼國威可言呢?
朗?梅色老老實實上前施禮道:“吐蕃使節朗?梅色,拜見李長史。”
李昂安然受了他一禮,才說道:“貴使免禮,請坐。”
“多謝李長史!”
等朗?梅色坐下,李昂接著說道:“雖說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但畢竟兩國正處在敵對狀態,這個時候,貴使前來做什麼呢?”
朗?梅色見李昂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態度,心中一緊,連忙說道:“李長史,大唐與我吐蕃,本是舅生之國,如今兵戎相見,本是一場誤會……。”
“誤會?”李昂大聲打斷他道,“吐蕃屢屢犯我劍南、隴右、安西、尤其對我安西更是虎視眈眈,必欲奪之而後快,這也叫誤會?我大唐兩度將公主下嫁於吐蕃,特別是文成公主下嫁時,給吐蕃帶去無數經典及能工巧匠、傳授你們耕織知識,才有吐蕃這一百多年來的百業興旺,國富民強,我大唐交好之心豈不誠乎?然而你們吐蕃呢,依仗地利,兵馬稍盛,立即對我邊疆大舉入侵,肆意掠奪,吐蕃用來耕種、放牧的奴隸之中,多數為我大唐百姓,請問大論,你能告訴我那些被你們奴役的大唐百姓,是怎麼成為你們的奴僕的嗎?”
朗?梅色被李昂訓了一通,卻不好還嘴,雖然他有一百種方式來反駁李昂的話,但卻說不出口。
話語權在勝利者手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吐蕃接連戰敗,在東邊,石堡丟了,九曲之地丟了,吐谷渾叛變了,在西邊,小勃律也丟了,吐蕃失去小勃律之後,西域數十國相繼倒向大唐。
形勢比人強,朗?梅色這次是受尺帶珠丹之命,是來求和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去反駁李昂的話,那不是瘋了嗎?
朗?梅色放低姿態答道:“李長史,兩國之間,難免有些將領因為貪圖軍功,擅開邊畔。以前我們贊普誤用了莽布支為大論,莽布支心懷不軌,不斷挑起兩國之間的誤會,陷我們贊普於不義,現在莽布支一族,已被我們贊普下旨嚴懲,其親屬已盡數伏誅。我們贊普對大唐一向心存敬畏,願與大唐世代修好,永息刀兵。”
朗?梅色把責任全推到以前的大論莽布支身上,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不久才對莽布支所屬的達延部大肆清洗過,現在剛好用來做替罪羊。
吐蕃的大論主管外交和軍事,這個替罪羊找的真是太合適了。吐蕃君臣,想得還真周詳,這樣的藉口拿出來,可謂是堂而皇之。
李昂也不去反駁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