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來道賀的人越來越多,公孫靖宇、李霅、魚朝恩等,都是帶著滿車的賀禮前來,這裡變得熱鬧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失意的落第舉人,也腆顏前來,道賀的同時,向李昂和唐宇討要穿過的衣服。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唐就流傳著一種傳言,如果能得到一件新科進士穿過的衣服,就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氣,下次參加科舉就會很吉利。
科舉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壓力非常大,每個舉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親族、朋友的期望,揹負著沉重的壓力,為了能金榜題名,但凡有一線希望也要去嘗試;
昨天彼此之間還是平起平坐的,但今天他們為壓力所迫,卻不得不抱著一絲希望,厚著臉皮來求件舊衣裳,心裡的屈辱感可想而知。
這樣的事,李昂自問就無法腆顏去做,對那些落第者也抱以了很大的同情,他索性吩咐小雪,去把自己的舊衣裳多拿些來,但有所求的,都分給一件,分完為止。
那些早就做足準備,等待發榜的進士團,更是及時地找上門來。
這些進士團有些類似於後世的婚慶公司。進士及第免不了要出席大量的宴會和活動,除了官方舉辦的宴會外,同科進士之間,也會有大量的宴會從遊。
金榜題名,是人生的大事,是最快意的時刻。多數新科進士都會縱情揮霍,狂歡,毫不吝嗇消費,這其中蘊含著很大的商機。
而進士們被沒完沒了的繁複禮儀捧得暈頭轉向,哪能自己去打理雜事,因而在長安就催生了專為新科進士服務的商業團體——進士團。
他們為新科進士們準備宴飲,組織聚會,開路喝道,充當伴遊、酒糾等服務,總之,只要你有所求,他們都會盡量為你辦到,服務十分周到,還有專門的活動策劃人員及主持人,把宴會搞得有聲有色。
當然,前提是你得付錢。
這一整天,李昂和唐宇就沒有閒下來過。認識的、不認識的,不斷有人來道賀,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大場面還在後頭呢。
第二天,二十一名新科進士齊聚,前去向座師達奚珣謝恩。這一齊聚,李昂不禁暗暗感嘆,所謂五十少進士,還真是一點沒誇張。
二十一位同年中,狀元羊襲吉已經年過半百,兩鬢微班,但他絕對不是最老的,有三人甚至已年近七旬,走路都顫顫巍巍的了,其餘人等,多已四五十,只有一個叫韓進的和唐宇年齡相仿,二十來歲。
然而就是這樣一批老頭兒,還是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天下人轟傳著二十一人的名字,長安城的百姓爭擠在街道兩側觀看,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
二十一人中,論年齡數李昂最小、最帥,這讓他壓力很大啊!
大唐風氣這麼開放,會不會有皇家公主,或是高官顯貴家的千金衝進來,把自己瓜分了呢?嗯,這樣的事情雖然暫時沒發生,但一路行去,一片片的錦帕,一個個香囊,一打打繡球,一束束鮮花,卻真把李昂砸得有些暈頭轉向。
街邊時時傳來女子的尖叫聲,以及人們的歡呼嘻鬧聲,這場面,豈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足以形容的。
全體新進士,在狀元羊襲吉的帶領下,一起來到主考官的府邸通報自己的姓名、籍貫,與主考官拉拉家常,拜師謝恩。
別小看這事,事實上這是新科進士步入官場建立人脈關係的第一步。如果行為失當,為座師不喜,惡名傳出,那你這輩子幾乎就完了。
接下來,就是準備參加由皇帝出席的曲江賜宴了。這是重頭戲中的壓軸大戲。
新科進士們身披十字大紅綵綢,由朝廷命官陪伴、甲士護衛,鼓樂彩旗引路,吹吹打打前去曲江。“十二街前樓閣上,捲簾誰不看神仙。”
所經之處萬人空巷,連閨閣千金也都捲起簾子,視新科進士如下凡神仙,爭睹其儀容風采。
每年曲江宴上,那些尚未婚配的進士更是成為皇親國戚與高官顯貴之家爭搶的物件,大家爭相挑選乘龍快婿。
而那些新舉進士一旦被選為東床,則有豐富的嫁妝隨之而來,以至於每當此時長安城裡達官貴人運送嫁妝的車子都排起了長龍,那壯觀場景,無數的嫁妝,充塞街巷。
因此每當曲江宴會時,不僅皇帝往往會親自到場,長安城裡的老百姓都爭相來到曲江兩岸看熱鬧,“長安幾於半空”。
如此盛況空前的場面,主角似乎不再是皇帝,也不再是皇族公卿,而是那二三十名新科進士。當進士有這樣的風光,甚至連有些皇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