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表疏,雖然文詞不太通順,但其飽受大食欺凌,渴望大唐救援之情溢於言表。
又如,開元二十九年,石國王遣使上表曰:奴自千代以來,於國忠赤。只如突厥騎施可汗忠赤之中。部落安貼。後背天可汗,腳底大起。今突厥已屬天可汗。在於西頭為患,惟有大食,莫逾突厥。伏乞天恩不棄,遣突厥部落,討得大食,諸國自然安貼。
這樣的表章,各國幾乎年年遣使呈送長安,可謂是東望王師年過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唐派出萬把兵馬,再從各國抽兵,各國怕是求之不得,必然踴躍響應。
等兵力抽調過來後,以增加戰力為名,打散整合,再派大唐將領指揮,各國還能有什麼話說。
總之,一切幾乎說是順理成章的事,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李昂接著說道:“這只是第一步,等有了這幾萬大軍在手,就可以進行第二步,全力扶植波斯復國。到那時,所謂的扶植波斯就不再像現在一樣,只是嘴皮上說說而已了;
如今大食內部教派衝突不斷,只要瞅準時機,一旦大食發生大規模內亂,幾萬大軍完全可以大舉西進,迅速掃平呼羅珊地區,讓波斯人在那裡紮下根來,恢復統治。”
“善!大善!日之兄之見識,我等望塵莫及也!”
“不錯,日之兄之策,著實可行。”
對面唐宇幾人的讚歎,李昂笑道:“諸位仁兄,別光顧著誇我,就以這個思路,你們也多想想,看看還有什麼可以補充。過兩日,我尋得機會,帶你們上左相府上,一起向左相獻策如何?”
“太好了!”
“日之兄,你可不能言而無信哦!”
“對對對,能否入得相府,我等可就全指望日之兄你了。”
*****************
PS:年關將至,求點訂閱,求幾個過年錢,苦寒2016啊!
。(未完待續。)
第0224章活寶
平康坊與東市只有一街之隔,崇仁坊與東市則是隔一個十字街對角。
入京趕考的讀書人數以萬計,加上入京辦事的地方官吏,都喜歡住在崇仁坊和平康坊。
而平康坊內數以萬計的青樓女子,為了抬高身價,也都努力讀書識字。
幾個因素加起來,就形成了對書籍和文房用品的強大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場。東市裡的書肆和文房用品商鋪接近兩百家。從諸子百家,到佛教經典,以及各類詩詞歌賦選集,應有盡有。
每天吸引了大批讀書人流連其間,而京中的年輕貴婦,官宦千金,也很喜歡逛書肆。才子佳人湊在一起,說不定還能成就一段纏綿悱惻的情緣。
幾天前,東市又新開張了一家書肆,其規模之大,在東市首屈一指,名為:墨韻流香。
這墨韻流香書肆正是蕭鸞開的,因為雕版印刷費工費時,成本高,因此書籍一直很貴,尤其是一些佛經,一本賣三四千文也不奇怪。
而墨韻流香裡的書籍,竟比其他書肆的便宜一半,一時間鬨動了整個長安城。大量讀書人蜂擁而來,選購平時想買又不捨得買的書籍。
墨韻流香書肆每日顧客盈門,銷量驚人,其他書肆的看在眼裡,那叫一個眼紅。
他們就是想不通,墨韻流香書肆的書怎麼就能賣得這麼便宜呢?難道他們在賠本賺吆喝?一些書肆的東家,差自家的夥計到墨韻流香書肆買來幾本書,想研究其中的玄機。
很快他們就發現,買來的書籍上,都有一個“上溪村印刷社出版”的字樣,這上溪村在哪呀?大夥四處打聽,甚至有人動用了戶部的關係查詢……
不管他們怎麼著,蕭鸞卻是大賺了一筆。《李白自傳》和《浣花溪詩集》是她向顧客重點推薦的兩本書,因為這兩本書是別家書肆沒有賣的。
李翰林名滿天下,自不用說。就連《浣花溪詩集》也賣得非常火爆,因為裡面收錄的二十首詩歌,可謂是首首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隨著詩集大賣,浣花溪居士這個名字也迅速轟動長安,你不知道浣花溪居士是誰?請去看《李白自傳》啊!
在《李白自傳》的序言中,李翰林對浣花溪居士推崇備至,並明確說了,浣花溪居士姓李,名昂,字日之。
一時間,李昂名聲大噪,莫名來拜訪他的讀書人絡繹不絕。不過多數被看門的王二以“我家郎君已經出門訪友”為由,擋了回去。
這天,一個叫錢實的讀書人,坐著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