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唐的特色,那就是圖鴉現象極為盛行。那些客棧、驛所附近,但凡能寫字的地方,幾乎被都人題了詩。

有的詩清新飄逸,有的大氣磅礴,有的艱澀難懂,有的風趣幽默,當然,也有一些歪詩讓人很蛋痛,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李杜。

李昂每到一處,總會去瞧瞧這些題詩,大唐的讀書人之所以熱衷於在客棧、驛館、酒肆題詩,主要是因為這個年代缺少文化傳播的媒介。

有了好的作品,要想傳播於世,最好的莫過於找名妓傳唱,但能攀得起名妓的人也是少數。這些客棧、驛館、酒肆人來人往,利於傳播,而且惠而不費,自然就成了讀書人揚名的最佳選擇。

想想吧,大唐的每一條驛道上,都題滿了形形色色的詩歌,一路行去,就像徜徉在一條詩歌的海洋之中,真不愧是詩的唐朝啊。

這隨處可見的題詩,讓李昂自然地想起余光中的幾句詩來: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對李昂的不務正業,方濟有些不以為然,只不過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他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一行四人終於來到火井縣和臨邛縣交界處的螳螂坳。此處離邛州城四十里左右,有白朮水流經。

然而放眼望去,每個山坡都像和尚的腦袋一樣,光禿禿一片,能用來燒火的草木都快砍光了。沿著白朮水行去,可見許多廢棄的鹽井。

李昂停下馬,趴在那些廢棄的鹽井邊往下望,但見井下黑沉沉的。

“這些鹽井有多深?還能產鹽嗎?”

方大牛答道:“有深有淺,深的有五六丈,淺的也有三丈以上。有些還有產鹽,有些滷水含鹽比較少,加上井過深,提取滷水費力費時,得不償失,便廢棄了。多數鹽井主要還是因為周邊已經缺少熬滷的柴草,才廢棄的。”

“先不管別的,幫我把所有還能產鹽的井全部買下。小方,掏錢吧。”

*********************

PS:昨天帶我父親去看病,被堵在高速路上兩三個小時,在三十五度高溫中烤著。還好,入夜終於到家了。

生活從來沒有變得容易,只能默默去面對。

感謝季曉攔等人的打賞,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好人一生平安!

第0039章不做諸葛亮,只做曹孟德

李昂一口一個小方,偶爾還會來一句:村裡有個姑娘叫小方,長得好看又善良,一又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方濟每每聽了,都有惡寒的感覺。

李昂就喜歡逗他,我讓你沉默是金,我讓你半天放不出個屁來…。。

“凡事皆應循序漸進,現有六個鹽井的問題尚未解決,便急著買下更多的廢井,實為不妥。”方濟堅持道。

李昂也不和他爭辯,拍拍手上的泥,轉身上馬直奔方家的六個鹽井。他本以為鹽井上定是人頭攢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可是,到了一看,卻大出意外之外。

方家的六個鹽井分佈於一里方圓之內,各井相隔著上百米,每個鹽井有六七個人,周邊無村廓,這些人就跟孤魂野鬼似的;

幾間茅草房,幾口大鐵鍋。井上的人也並非全是壯漢,有的根本就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半大的孩子臉上還粘著鼻涕。

井上的鹽工聽說東家前來,在井邊站成一排。高的高,矮的矮,老人孩子站前排,這大概是他們能擺得出的最隆重的迎接儀式了吧。

“這……就他們?”看到這些蝦兵蟹將,李昂的心就涼了半截。

方大牛解釋道:“井上用不了那麼多人,主要是提取滷水的人辛苦些而已,熬出鹽後,暫存幾日,城中的鋪子就會派車來拉走,這些老人和孩子主要是負責添柴看火,倒也不誤事,他們工錢少些,可以省下一些成本。”

李昂聽了呵呵一笑,不再去計較這些,“收攏民心”的事,自有方濟去做,李昂在鹽井邊東看西瞧。

方大用是方家老管家方老根的兒子,在鹽的生產、銷售各個環節都很有經驗,他跟在李昂身邊介紹道:“這六口鹽井,是螳螂坳一帶最好的鹽井,為了維持這六口鹽井,前老東主在白朮河上游四十里處賣下一片山林,目前六口鹽井所需柴火,都是靠砍伐那片山林,然後讓木柴順流漂下,只是那片山林也維持不了多久了。”

李昂看看井邊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