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大關,這時候明行政機構大部分還是軍事性質的。

在此後兩年裡,明政權向蘇州擴充,明軍逐步奪取鎮江、常州、江陰和常熟,最後奪取了揚州。其中大部分戰役是徐達指揮的,這些勝利適當打擊了張士誠的領地和野心,而明軍這一階段的擴充也以佔領揚州告一段落。

安徽南部和浙江依然有待征服。1357年,朱元璋親自統軍佔領寧國,三個月後,明軍統帥胡大海領兵攻佔徽州。

又三個月之後,常遇春領兵佔領池州。池州之捷正是導致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的開端。

1358年,胡大海全權率軍征討浙江,胡大海的主力在當年11月封鎖浙江的內陸城市金華,而金華抵抗到了次年1月。

1359年11月,朱元璋親自到金華統兵,當年12月,他成立了浙東行中書省。12月3日,胡大海自元軍手中奪取了處州。

朱元璋在元帝國的後繼政權中完成了浙江一省的分割形勢,明軍此時佔領了四個比較貧瘠的內陸府,而張士誠繼續控制浙江北部沿海的富饒之處。

期間常遇春曾經試圖突襲杭州,但未成功。同一時期,方國珍和他的艦隊繼續控制浙江的東部海岸。

到1360年開春,朱元璋的明政權領地為江蘇一部分,長江以南的整個安徽,及浙江內陸部分。這些地方的總人口在當時大概是780萬左右。

1360年,陳友諒以他的權力所繫王牌內陸水軍作為籌碼拿出來進攻南京,他企圖以他的強大的內河艦隊一舉摧毀朱元璋的勢力,但陳友諒的進攻稍嫌魯莽,他在南京城中了埋伏。

朱元璋奪取了陳友諒的一支完整的艦隊來擴充自己的水師,而這次對陳友諒強大艦隊的掠奪,使他在此後兩年中基本主宰了長江中游的水域領地。

1360年,明軍強大的諜報分子彙報陳友諒殺死趙普勝並打算東擴、掠奪明政權安徽南部領土的資訊,那是常遇春在1357年攻克下來的池州,陳友諒打算收復它。

陳友諒計劃來一次偷襲,朱元璋則令常遇春停止在他杭州炫耀武力的活動,又令徐達前往池州,與常遇春匯合。明軍兩位將領聯合伏擊了偷襲者,活捉三千俘虜,並且常遇春殺掉了大部分人,還派了幾個俘虜回去給陳友諒報信。

陳友諒的性格本就暴躁易怒,俘虜的報告迅速激怒了陳友諒,他打算用手頭的部隊去擊打明軍,陳友諒動用了十萬人,並且指揮艦隊向下遊。行駛,他和他的艦隊在1360年6月抵達太平。

明將領花雲拒不投降,他率領三千明軍在太平奮力抵抗了三天,陳友諒失去耐性,用艦隊中的大船去攻擊太平城垣,最後花雲被俘,但拒絕順降,犧牲於此戰中。

陳友諒得意洋洋,他預備以這種戰法橫掃長江水域。陳友諒將戰艦停靠在採石碼頭,他自己稱帝,政權為‘漢’,並派遣使節去見張士誠,請他從背面出兵,和自己一起前後夾擊南京。

陳友諒率領艦隊直航南京,朱元璋已經獲悉太平失陷的訊息,但他的水軍與陳友諒無法較之高下,有人提議放棄南京,轉而堅守南京城東的紫金山。

朱元璋決心迎戰,他要誘陳友諒上岸,並引陳友諒去指定地點,打伏擊戰。等陳友諒的水師到了大勝關,這裡港汊太窄,大船不能停靠,他又怕遇上埋伏,於是下令向長江返航。

由於當天暴雨天氣,朱元璋又經過精心設計,他和馮勝的軍隊進攻漢軍後衛,迅速贏了一仗。在南京這邊戰鬥進行的時候,胡大海從浙江進犯江西,這個行動開啟了明軍在江西的戰鬥全景。

南京一仗之後,陳友諒因他的失敗和給部隊帶來的損失,他在江西的地位發生了動搖。

1361年,朱元璋向長江上游進軍,他將陳友諒趕出九江。但朱元璋在還沒完全佔領江西的時候就離開了南昌,南昌發生叛亂,朱元璋只能調回武昌的軍隊來鎮壓南昌的叛亂。

接著是明軍隊伍中的浙江叛亂,因為朱元璋對南昌情況的一時疏忽,陳友諒取得時間來進行重新武裝,他預備接著進攻搖搖欲墜的明政權。

朱元璋知道明軍遠離南京,南京城有被張士誠的吳軍進攻的危險,但他認為他的部隊還是應該全力進攻陳友諒的漢軍。

1361年9月,朱元璋率水軍北上,他們先抵達安慶,俘獲了一些船隻,但沒有破安慶城,於是接著北上。

1361年9月23日,明艦隊到達鄱陽湖入口,湖口。

陳友諒在九江部署自己的水軍迎戰,在朱元璋航行的途中,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