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臣連忙出列:“回稟大王,尚無。”
齊王面容扭曲了一下。
見此那臣子道:“大王,楚國人莫不是故意矇騙我們才這般說?”
齊王皺眉:“何解?”
“大王,我們煽動天下諸國而圍攻楚國,諸國人人都巴不得楚國渙散張培青身死,不可能輕而易舉的被勸回,除非是楚國走投無路,鋌而走險,故意用這種辦法來嚇唬我們,這樣一來如果齊國不動,其他幾國沒有領頭,自然也不動,如此我們的聯合之計便不攻自破了。”
齊王眼睛亮起來,“愛卿所言極是。”他冷哼一聲,“好一個楚國,果真是狡詐極了。楚國能用上這樣的計謀,說明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我們正好趁此機會一舉拿下。”
他越說越是壓抑不住滾燙的鮮血,彷彿預見了楚國滅國,齊國一統天下的局面般,哈哈大笑起來。
“大王,臣不這樣認為。”另一個臣子站出來,擔憂道,“楚國人狡詐是出了名的,尤其還有張培青。張培青素來詭計多端且睚眥必報,這次她明知道天下人要對付她,不可能沒有一點準備,我們需提防!”
“臣贊同廖庶中的話,大王不妨先修書給諸國,試探試探他們現在的態度,萬一楚國的真的動了什麼手腳,我們也好防備。”
剛開始齊王還因為被打斷不開心,聽罷兩人的話覺得有理,沉吟片刻,“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們的說法來吧,等試探過後再做決定。”
齊國動作無疑十分迅速,不出半個月就得到諸國的訊息,正是這一訊息讓他們憤怒。
楚國人不知道動用了什麼法子,硬生生將諸國給嚇退了回去,現在那些國君給齊王回覆的書信中都是含含糊糊不說清楚,這般曖昧的態度,更加說明了他們同楚國之間有貓膩。
可是這麼好一個主意,這麼完美一個主意,就如此荒廢了?
齊王這兩天氣的吃不下飯,整個人都憔悴了一圈。眼看著楚國越發強大,還有那個張培青輔佐在側,而楚國即便奮起直追也隱約被楚國壓上一頭。
怎麼叫他咽的下這口氣!
就在齊王連連吐血的時候,忽然一個出其不意的訊息傳進來。
秦國要反水。
當天晚上齊王看著秦國密謀傳來的帛書,笑了好半晌。秦國在心中痛斥了諸國的不仁義,並且鏗鏘說明要同齊國結盟,一旦齊國準備開戰,秦國二話不說派遣軍隊增援。
前不久齊國可還是秦國的敵人,現在就成了手拉手的好朋友。
前不久楚國可還是秦國的友人,現在就成了要討伐的敵人。
這天下動勢,真是神秘莫測。
陪在齊王身邊那幾個同樣看了帛書的齊國大臣皺眉道:“大王,秦國分明實在利用我們!”
另一人當場恨恨唾棄:“狼子野心的秦國,果真薄情寡義,轉眼就反咬楚國一口。秦國是想搓動我們齊楚開戰,到時候坐收利益。”
“諸國之間,本來就沒有仁義可將。”齊王不以為意。
大司贊同地接話:“秦國想利用我們,我們不妨順應之。齊楚交戰是遲早的事情,秦國既然願意奉上兵力,那就讓他們多奉點,先用秦國的兵磨殺楚國人計程車氣,到時候再出手不遲。”
“按照秦國人的意思,楚國人根本不知道他們要反水,加入秦國人暗中偷襲,楚國必定受到損傷。”
“彼時我們趁機直上,待把楚國消磨的差不多了,再喊上諸國人一起也不遲,到時候他們可就沒有拒絕的理由了。”
“果然是送上門的良計。”齊王的煩躁一下子退去了,容光煥發起來,“楚國那幫蠢物,定想不到我們還有後招。”
作者有話要說: 然而我高看了自己,沒能補上……嗚嗚嗚
【這文寫的時候作者自己難免會有很多漏洞,如果大家看到了一定要告訴我啊,尤其是一些歷史上不對應的,我去一一修改過來~謝謝!】
☆、第97章風起
秦齊最後商定好,一方出兵五十萬,齊國自南直上北,攻打楚國邊境定豐,秦國自西而東行,攻打邊境上川。
為了不打草驚蛇,雙方都是儘量隱藏軍隊路程,只不過畢竟加起來百萬之多,浩浩蕩蕩,依舊讓人發現了蛛絲馬跡。
天下人沒想到齊國說打就打,還捎帶上秦國一塊兒打。秦齊聯手以攻楚,楚國這回沒好果子吃了。
兩大巨頭動手,這回局勢算是真正的亂了,很有可能其他不參戰的諸國也會被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