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他那張冷臉,她就不願和他說話。
所以薛太后只能跟自己兒子小皇帝說,再由其和燕王以及內閣商議。
且說小皇帝穆熙,他是慶源帝獨子,慶源帝對其教養十分用心,因此他雖稱不上聰明能幹,但卻也溫厚懂事,只不過因著他素來體弱,也多是嬌養,少有磨礪,性子便有些弱。
穆熙聽母親提這給舅舅和表哥薛修啟升官之事,他也判斷不出是非,便在下朝之後直接跟燕王和內閣幾位大臣說了。
內閣幾位大臣的面色都有些不好看,眾人都把目光移向了燕王。
燕王卻是難得的面色溫和,他對小皇帝道:“舉賢不避親,陛下不必拘束,只是陛下您是一國之君,亦不可任人唯親,亂了國法。歷來四品及四品以下官員升遷都需吏部考核引見,再由吏部提交至內閣議定,陛下既已提出,便將韓郎中和韓寺丞的檔案提至吏部,由吏部先作政績考核,再由內閣定奪吧。”
內閣首輔張士堯心中嘆息,他是希望燕王能夠一口回絕,然後藉此打壓太后,正色教導小皇帝的,卻不想燕王將此事推給了吏部和內閣,不過卻是照足了規矩體制行事,挑不出錯的,因此他此時卻也只能應是,其他幾人見狀便亦是附和。
及至離宮回府的路上,張士堯和次輔楊衛同行,張士堯道:“楊兄,陛下秉性純良寬厚,只是年幼,還望楊兄將來能好生教導輔佐啊。”
他已六十有餘,身體多病,早已心有餘而力不足,且過上兩個月就將致仕,也管不了了,可他觀這形勢,心中實在有些憂慮。
楊衛面色難看,只道“自當盡忠職守”,便不再多作言語,告辭而去了。
穆熙翌日去太后寢宮給薛太后請安,薛太后問起這事,他便將燕王之話照實跟薛太后轉述了。
薛太后聽言對著小皇帝穆熙眼淚就刷一下落下來,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