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家還有皇祖父一家,哦,還有幾個叔公王爺,去年見過一次,說是住在不同的地方,不能常來京城。
後來父親還說了一些什麼,但對於那個小小年紀的她來說很是無趣,聽不懂也記不住,後來回想起來只記得父親神情傷感又憤怒。
“九齡,你要記得,太炎三年,是恥辱,要切記,不要再有這種恥辱,必須國強兵壯。”
記憶裡父親的聲音悠長,書房蒙著著秋日的枯黃,那個被她用剪子戳了一個豁口的銀子擺在書案上,散發著暗啞的光。
“那時候金銀布帛交給了金人,金人卻翻臉毀約,說周人不講信用,拒絕歸還仁孝皇帝,仁孝皇帝受驚病重死在了金人城中。”朱瓚慢慢說道,打破了室內的令人窒息的安靜,“大家都罵金人無恥不守承諾,天下群情激憤,原來…”
他的聲音說到這裡停下來,室內再次陷入沉默,但君小姐知道他要說的意思。
原來金人罵的是對的,說好的銀子並沒有交給金人,而是到了山東,到了方家的手裡,成了一樁買賣生出更多的銀子。
而這一切欺瞞著天下人,仁孝皇帝沒能贖回,是被金人害死的,他們楚氏皇族經受著失去親人的悲痛以及恥辱,也同時享受著天下人的同情。
恥辱啊。
君小姐的手幾乎要將臉抓下來,她都沒臉見人了,她的身子顫抖著。
是誰做的?是齊王?是皇祖父?父親知道嗎?
為什麼要這樣?
“我想不明白,我想不明白。”她聲音喃喃如同嗚咽。
朱瓚看著她。
“你真想不明白嗎?”他說道,聲音低沉但沒有絲毫的猶豫,“我聽說當年仁孝皇帝最喜歡的是肅王。”
君小姐將頭埋的更深。
她已經不是小時候了,後來長大了,知道了曾祖父是誰,知道很多在皇宮裡沒見過的但存在的名字的皇親們。
肅王,是曾祖父的第八子,是她祖父的八弟,雖然封王卻沒有外出,一直留在皇宮,說是因為年紀小,其實也彰顯了備受寵愛,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金人破城闖宮,將他也擄走了。
仁孝皇帝死了,和談破裂兩國交戰,肅王等宮人自然顧不得理會,後來沒多久也病死了。
是的,她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她知道朱瓚這一句仁孝皇帝喜歡肅王是什麼意思。
如果仁孝皇帝在,承繼大統的登基為帝的不一定是她的祖父。
祖父登基為帝,是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但國也不可有二君,那如果迎回了仁孝皇帝,祖父怎麼辦?還位與仁孝皇帝?還了之後呢?仁孝皇帝還會選祖父為下一任皇帝嗎?
所以……
她不是想不明白,她是不敢想,被朱瓚這一句話逼得不得不想,冷,觸手摸到被子,乾脆伸手扯過將自己裹起來。
真冷啊,好冷啊。
朱瓚只得只穿著褻褲光著上身坐在床上瞪眼。
“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他沉聲說道,“但皇家無父子兄弟…”
君小姐將被子猛地掀開露出頭。
“那父親也沒什麼可憐,他被害也沒什麼值得生氣的。”她說道,“齊王他奪走這皇位也沒什麼不對的,這個皇位本就是搶來的,都是壞人,都是搶奪,都是弒戕,都是畜生不如。”
“你看你這是胡攪蠻纏了。”朱瓚沉聲說道,“你腦子不清醒的時候就不要想事情了。”
“我腦子清醒的很。”君小姐喊道。
“你清醒個屁。”朱瓚毫不客氣的回道。
這混蛋!君小姐瞪眼看著他。
“你如果清醒就應該認識到你皇祖父,你父親,齊王,是不同的人,他們做出的僅僅是能代表自己的事。”朱瓚說道,“你不能因為他們做了錯事,就認為你父親死沒錯,死的活該。”
“我沒有說我父親活該。”君小姐說道,垂下頭。
她只是不知道父親知不知道這件事。
“你父親知道不知道,跟他被害是兩回事。”朱瓚說道,沉吟一刻,“你現在要明白你要做的是什麼,你是為你父親報仇,至於先前的皇位更迭的種種陰私,不是你能管以及能管得了的事。”
君小姐裹著被子,道理她都懂的,只是…
“朱瓚。”她抬頭看著面前盤腿坐著的男子,“你覺得噁心嗎?”
朱瓚笑了笑。
“天下噁心的事多了去了。”他說道,“我噁心不過來,我也沒空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