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他自己也是如此認為刑部尚書非他不可……卻不想……”他沒有將話說下去。。(未完待續。。)
ps: 第二更!
第三章 下套出招
蕭瑀話說的清楚清晰,羅士信又不是沒腦子缺心眼,如何能夠不明白蕭瑀這話中的意思?他摸了摸鼻子,介面道:“卻不想我從天而降,橫插一腳,將刑部尚書這個他志在必得的位子給霸佔了?”
蕭瑀默默的點了點頭,作為大唐宰相尚書右僕射,刑部正是他管轄的範圍之內。對於刑部之事,他亦瞭如指掌。
那屈突通為人忠烈,論及行軍作戰有些能力,可是刑法方面卻是一竅不通。他將軍法的形勢帶入刑部,一個蘿蔔一個坑,一隻老鼠一個洞。嚴法太過,黎民百姓終究不是軍人,又如何能夠適應?這以治軍的手段來處理刑部的事情,不說是刑部,就連他這個執掌六部的宰相為之頭痛,給他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屈突通自己辭退了刑部尚書職位之後,針對刑部尚書的任命。不只是刑部上下認同劉德威,就連他也舉薦了劉德威。
因為刑部乃是六部中最為特殊的一部,想要混好刑部懂法是最關鍵的,就任刑部尚書的人,司法素養越好的能,越能把握箇中的輕重,也能憑藉知識經驗來斷案審案。劉德威固然是武將出生,但是他很早就混跡過大理寺,在大理寺中擔任檢校大理少卿,從而培養了一身出色的司法能力,轉入刑部侍郎之後,憑藉一身經驗,如魚得水,很快就站穩了腳跟,贏得了刑部上下的認可。與刑部尚書屈突通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專業一個非專業,差距何止千萬。
劉德威有優秀的司法能力。又有足夠的資歷功績,著實是刑部尚書的不二人選。
在蕭瑀看來,將劉德威提拔為刑部尚書是當之無愧的。
只是誰也沒有料到李淵並沒有贊同他的提議。而是採納了李世民的提議,將羅士信從朔方調回長安執掌刑部。
皇帝與太子的決定,蕭瑀一個尚書右僕射自然是擰不過他們,也只能預設了這個任命。但他了解刑部,因為屈突通在處理刑部事務的時候,險些造成冤案,讓刑部成為天下笑柄。是劉德威力挽狂瀾挽回了局面。保住了刑部的顏面。
劉德威並沒有誠心奪權,但是他的能力將屈突通完全壓了下去,導致了刑部所有官員都認可劉德威而不是屈突通。又因為這次意外。刑部上下都對劉德威推崇備至,威望甚極高。羅士信又恰好與屈突通是一個性質,都是直接由大將轉為刑部尚書。
雖然羅士信並不是屈突通,兩個人不能以一個人因對。但是刑部上下受了屈突通這個外行人的苦。面對羅士信的從天而降。毫無疑問的會將他視為第二個屈突通來對待。儘管說起來對羅士信有著極大的不公允,但這是可以想象的事實。
羅士信講蕭皇后從北方迎回來,一路照顧有加。蕭瑀自幼受到蕭皇后的照顧,對於羅士信也存著一定的感恩之心,也便略盡綿薄之力的,特地來刑部給他撐腰,讓刑部上下注意一下分寸。
蕭瑀來到刑部,也發現他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當他說是來找羅士信的時候,劉德威的表情明顯有了一點點的變化。雖然對方隱藏的很好。但卻也沒有瞞過他的注意。
這誰不想步步高昇,最後封侯拜相,名垂青史?晉升刑部尚書這意味著能夠參與國事,只要表現的好成績優異,再進一步升為宰輔之臣卻也不是不可能的。
劉德威對刑部尚書志在必得,羅士信卻橫空出世,將他的晉升之路給阻擋住了,自然引起了劉德威的不快。
劉德威適才向羅士信請示,也沒存著什麼好心,讓他這個不瞭解刑部的人胡亂下達命令,讓刑部上下將羅士信視為第二個屈突通。
但很明顯羅士信為人更加睿智高明,在自己不懂的領域,沒有冒然的亂下命令。這份睿智,無心中讓他避開了一小劫難。
蕭瑀續道:“尚書若無心在刑部久待,則劉德威可以大用。尚書若有心幹一番事業,劉德威更需要大用。至於如何用,就看尚書大人的本事了。瑀能幫尚書大人的不多,一切還需看尚書大人自己能不能掌控刑部尚書這個職位。”
說著蕭瑀詳細的給羅士信介紹了刑部尚書的權勢任務。
李淵用人以親疏論之,向來為人逅病,現任宰相真正有王佐宰輔之才的並不多,但蕭瑀卻是其中最有才華的一位。作為尚書右僕射,比他權重的唯有裴寂一人。裴寂固然是百官之首,幹略卻委實一般,尚書省的大多事情皆由蕭瑀代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