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李建成說的是事實,現今的關中確實稱不上天府之國,大唐能夠取得天下依仗的是關中的兵,西北河東太原的錢糧財物。是以當初李元吉丟了大員要地,大唐瞬間陷入生死存亡的危地。多虧了李世民臨危授命,一舉殲滅的劉武周,挽回了敗局。

“在我看來有以下幾點!”李建成滔滔不絕的說著:“第一、人口過多,對於關中的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第二、氣候異變,致使災禍頻繁。第三、交通極為不便,不論是南北資源都很難進入關中。第四、北方突厥太近,突厥手握我大唐門戶,出入我大唐境內如入無人之境,對長安威脅太大。由此四點,建成覺得長安以不適合做我大唐國都。”

不論遷都南陽的提議如何,李建成這四點因素直指長安存在的不足之處。

第一:人口過多,對於關中的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這個是事實,長安自秦時起就是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口永遠高於其他城池,對於土地需求極大。一塊土地耕了又耕,耕了幾百年,營養什麼的早就不如以前了。

第二、氣候異變,致使災禍頻繁。

同樣是事實,這也跟第一點相輔相成。因為人口多了,土地不夠用,只能開墾森林荒地,不斷的開墾,無度的開墾,開墾了幾百年,生態平衡破壞的徹底,以至於氣候無常,災禍連連。昔年八水繞長安,八水潤關中養天下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第三、交通極為不便,不論是南北資源都很難進入關中。

依舊如上,現在的關中在糧食物資上早已無法自給自足,需要透過江南、巴蜀一代的運送接濟。巴蜀的糧食需要經過蜀道,蜀道之難,不言而喻。江南更是遠在萬里之外,需要經漕運逆流而上,到達洛陽,然後在經過三門峽進入關中。這其中所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當以天文數字計數。

第四、突厥為患。立足關中,至關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安全,四塞包圍,大小關塞甚多,控制著關中地區幾個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閉關可以自守,出關可進取。

現在突厥掌控者大唐的門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指不定那天一覺醒來跟後來的李世民一樣,突厥大軍直逼長安城下。國都危險至此,遷都保證安全,在情理之中。

李建成四點,事實俱在,直指長安!(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章 遷都?有毛病吧!

歷史上有一些人,憑藉著一張嘴能幹出許許多多轟轟烈烈的事情。

李建成此刻也就是靠著一張嘴,將死的說成活的,歷數長安的不足之處,而且說的極有道理,事實俱在。

李建成在大唐朝廷上的話語權僅次於李淵,他的意見看法讓許多同一陣營或受他影響的官員,逐一站出來表示支援李建成。

當然這有支援,自然是有反對的。

毫無疑問,李世民反對的尤為激烈。

李建成同意遷都的關鍵便是為了針對李世民,為此已經不惜損害大唐利益,放棄大唐的立足之本。李世民如何不知,大唐若是遷都,他的利益將會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害,同樣的大唐也將付出一定的代價。

李建成的說法很高明,但實際上就是帶了有色眼鏡找問題。

這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長安有它便利的一方,自然也有不利的一方。李建成挑不利之處,以渲染的方式表達,襯托出不利的地方,給人一種長安一無是處的感覺。

這種手法是上位者洗腦習慣用的手法,那些李建成一黨的,或者對於李建成有著些許崇拜信服的官員,自然會陷入迷霧之中,大勢的為他製造聲勢。

但是李世民一黨又豈是易於之輩!

名震天下的房謀杜斷,豈會受李建成的忽悠,李建成能說長安的壞,他們便能細數關中長安的好。

長安作為國際性的大都會。與雅典、羅馬和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城池,先後成為秦、兩漢、南北朝、隋唐諸多國家的首都,自然是有得天獨厚的地方。

要找一些優點也別太容易。房玄齡向來多謀,一步三計,從古論今,說的頭頭是道。杜如晦話雖不多,但字字珠璣,語語恰到好處,一言一行同樣是字字在理。

太子府的王珪、魏徵自然也不甘示弱。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異常激烈,直接形成了太子黨秦王黨在朝堂上第一次正面大規模的交鋒。

以往太子黨、秦王黨相互之間雖各成黨派。但彼此的關係極為融洽。

因為李建成、李世民都屬於驚才絕豔的人物,不是那種你覺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