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是她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她能罵能打,難道還能殺了他不成?

這亦是她氣惱的緣由,李元吉將她當做傻子耍了,她卻後知後覺,到了現在亦不能做些什麼。

李元吉早已今非昔比,跟著李世民混了許多年,加上李淵的護犢,他的權勢遠非遠離朝堂多年的平陽能夠相提並論的。

在唐朝有一個可笑的潛規則,李淵是一個大朝廷,太子與秦王分別是一個小朝廷,李元吉是一個更小的朝廷。他們相互之間缺乏溝通,經常會發生一些矛盾的指令。

比如李淵今天心血來潮,將一個老朋友任命為滎陽太守。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知道滎陽太守空缺,分別下令想讓自己的心腹補上這個位子。因為李淵的不管事和護犢,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擁有自主的權力,造成四個命令一起下達的情況。

這讓地方官員很是糾結,看著四份不同的指令是應該聽李淵的還是李建成的還是李世民的還是李元吉的?

依照常理而言,李淵下達的命令是聖旨稱之為詔敕,而太子的命令稱之為詔令,李世民、李元吉的地位次之,他們的命令是教令。詔敕自然大於詔令,而詔令理所當然的勝於教令。

但是在武德年間不存在這種情況,原因就在於李淵太過護犢,對於三個兒子一視同仁,形成了皇權分割的情況。

李世民、李元吉的教令甚至能夠與李淵的詔敕相提並論。以至於地方官員形成了一股默契,甭管命令是誰下的,誰先到就聽誰的。李元吉的教令先傳到,那麼後到的更大一階的太子詔令乃至於擁有至高權力象徵的皇帝詔敕都是一指屁話。

面對這種情況,李淵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卻不聞不問。

也不得不說,李淵是一個矛盾體。說他雄才偉略,這個不假,作為大唐的開國皇帝,李淵的功績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說他昏庸無道也不是沒的挑毛病,比起諸多雄才偉略的開國皇帝,他也確實在很多地方擁有不足之處:喜好漁色,而且熱衷於當甩手掌櫃,因為過度護犢而將權力分給自己的三個兒子,造成朝堂制度的混亂,甚至於影響到了帝王的威信。

所以不管後世人對於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懷有什麼看法,是褒是貶,但有一點是公認的。

玄武門悲劇的源頭在於李淵,他的過於護犢之心,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了玄武門慘變的發生。

羅士信見平陽心情不好,也不知如何相勸,見屋子裡掛著兩張勁弓,心中一動,當即道:“我看這方城經濟什麼的還算不錯,如果那個劉粲因為當年的事情,受到了教訓,得以改過。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是了,畢竟那麼多年了,也不好追究。如果他依舊沒有悔改,要抓他的把柄也不困難。就算他有齊王護著又如何?弄齊他的鐵證,交給陛下處理,憑藉你我之力,還怕整治不了一個太守?既然出來了,也不急得回去。現在雖是冬天時節,不過天氣還未轉涼,正好趕上了狩獵最佳時節的最後時日。這方城以北的伏牛山附近正是天然的狩獵場所,不如放下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好好玩玩,也好讓公主瞧瞧我的箭法。”

平陽其實早有此意,只是讓劉粲的事影響了心情。難得讓心上人邀請,也放下了不快,笑道:“好啊!”(未完待續。。)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攜美狩獵

方城太守府,後院演武場!

大的如同校場一般的演武場,二十多個只穿著褲衩的青少年整齊的排列在演武場的中央,他們身上清淤紫印如梅花鹿的斑點一樣,小小圓圓的遍佈上半身,個別人更是超過三十餘個。

劉粲,現在應該叫做劉辰的方城太守,手中持拿著弓箭來到一百五十米開外的地方,用那殘忍看獵物的目光瞧著二十餘青少年,猙獰的一笑,高聲道:“規矩還是跟以前一樣,反數到一,你們繞著演武場跑,一炷香的時間,誰能不讓我的箭射中,誰就能得到消除奴籍的獎勵,我還特地送他二十個大錢,讓他日後能夠過上好日子。”

二十餘青少年眼中露著嚮往期盼的表情,唐朝的奴婢制度非常嚴苛,在《唐律》中特有這麼一句強調“奴婢賤人,律比畜產。”只要入了奴籍,地位就跟畜生沒有什麼兩樣。而且奴婢所生的後人叫做“婢產子”,也歸為“賤民”行列。所以儘管他們知道能夠避開箭羽的機會渺茫,但是有一線生機總好過世世為奴。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那些僥倖逃脫的人並沒有如約定一樣的脫離奴籍,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殘忍的被劉辰給殺了。

劉辰不允許人敗壞他的名聲,從他箭下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