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麗京觀一事,正好遇上羅士信,也就問了出來。在他們這些人中,真正去過高句麗的也只有羅士信一人。
羅士信有些默然的點了點頭。京觀他沒有親眼見過,但聽依舊生活在長白山上的那些朋友說過。京觀是他們這輩子的痛。正是因為京觀的存在,他們才會選擇繼續在長白山生活著。
所謂京觀就是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
楊廣當年征伐高句麗,動用遠遠凌駕高句麗的軍事力量,以石擊軟,任是憑著他滅絕人性的指揮水平,讓高句麗打了個大敗。數以十萬的兵卒戰死,高句麗將這數以十萬計的兵卒屍骨堆積起來,以炫耀他們以弱勝強,大勝隋朝的事實。
這數十萬骸骨搭建的京觀那是何等的可怖。也是漢人身上莫大的恥辱。
“我也沒有親眼見過京觀,但是聽長白山的那些遺落的隋兵說,京觀是高句麗緬懷先輩功績之處。那裡香火不絕,目的自然不是祭拜那些屍骸,而是瞻仰他們國中救世主的豐功偉績。有以遼東一地抵擋百萬隋軍的尺寸難進的淵子游和大破三十萬隋兵的乙支文德這些人物。根據他們所說,高句麗每到盛典的時候都會去京觀祭拜。”羅士信並未親眼所見,但當時聽左天成他們說道這裡,肺都要氣炸了。當時就想,若他日後能夠領兵出征高句麗。非要高句麗付出相應的代價。
就算這事情過去多年,李世民這時提起,羅士信依然憤憤不平道:“當年隋朝慘敗,全因楊廣那個蠢貨瞎指揮造成的。屁大點的國家。還真當自己是塊料了。”對於楊廣,羅士信本沒有多少惡感,但是對於他在征伐高句麗這一戰的表現。“蠢貨”二字確實當之無愧。就是因為他的“出色”表現,令以卵擊石的局面變成了雞蛋打裂了石頭。
李世民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道:“昔年的情況。追究細節也於事無補。現在的高句麗國君高建武對我大唐還算敬重。等會我便親自下旨讓高建武拆除京觀,將那些將士的屍骨送回我大唐。讓他們能夠魂歸故里,不至於流落他鄉。”
羅士信趕忙讚道:“殿下仁德,此事若成,畢竟成為美談。”
李世民也自得的笑了笑,他這話既說出了口,心底對於事成還是有極大把握的。從高建武對大唐的態度,李世民明顯的察覺到對方有心依附大唐,藉助大唐的力量對付權臣淵氏一族。這有求於人,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然而李世民這一次卻是失算了。
高建武得到李世民的指令,來找心腹乙支侯武商議該不該聽從李世民的話,拆除京觀。
乙支侯武本就對高建武的“軟弱”失去了信心,如今見他真有拆京觀的意思,更是鄙夷堅定了自己反高建武的決心。
高句麗內有權臣掌控兵權,外有百濟、日本的支援,內部在存在著內奸,已經沒有半點退路可循。淵氏一族在高建武決定拆除京觀的時候,發動了軍事政變,淵氏一族族長淵大祚在他兒子淵蓋蘇文的勸說下當機立斷,先下手為強,以國君軟弱無能為由,在百濟、日本暗中協助下,以雷霆手段殺了高建武和支援對付自己的大臣們,然後立高建武的侄子高寶藏為王,徹底改變了高句麗的局面。
高寶藏不過是一個傀儡,淵氏一族憑藉淵子游當年打下來的政治基礎,成功掌控了高句麗的大權。
淵大祚幹略中庸,一切大小事情由淵蓋蘇文做主。
淵蓋蘇文年紀不高,卻是年輕氣盛,初生牛犢,性子格外激進。不斷嚴厲回絕了李世民的要求,還在高寶藏即位的那一天在京觀大勢慶祝,硬生生的扇了李世民一個耳光。
如此訊息傳到了大唐,李世民鬍子都氣歪了,直囔著要出兵打高句麗,要讓淵蓋蘇文知道厲害。
羅士信也想不到事態突變,對於李世民的反應心領神會:這丫的在給自己找臺階下,淵蓋蘇文這一巴掌打到他臉上,若無動於衷有損顏面,只能來一場秀。
果然文武百官得知李世民的意圖,紛紛勸說。
李世民這裡也“勉為其難”的同意了。
對於不打,羅士信都能夠理解,高句麗確實是不好對付的國家,且不說楊廣,就算是他老子隋文帝楊堅。三十萬大軍,不也在高句麗碰了一鼻子灰?就不說楊廣的幾次百萬大軍了……
只要有點遠見的人都能分析出大唐當下出兵打高句麗,未必不能勝,只是得不償失。
然而事態的發展越發的不受控制……
李世民這裡忍了口氣,將怒火藏在心中,只待日後爆發。這他還沒找高句麗算賬,高句麗已經先一步率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