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衣識得令他心服的英豪也不奇怪,然這兩個人都看中了同一個人足以引起虯髯客張仲堅的興趣。

今日得見,張仲堅也滿心訝異,他這一身鑽研武道,從最開始年輕氣盛時候的仗劍殺人,到而立之年的刀下留人,知命之年的以武服人,直至今日萬法自然,演繹他人生大起大落的四個境界。這每到一個境界,他的武學修為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更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好在他生性豁達,交友滿天下,對世間之事並不強求,也沒有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感。

今日終於見到羅士信,從對方出現在視線中便一直注視著他:他快步而來,有若小跑,每一步都一模一樣,可見腳下根基極穩,彷彿紮根地下的參天大樹,穩定之極。他身形挺拔,看似隨意而放鬆,然而在張仲堅的眼裡卻能看出他已做好了戰鬥準備。這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本能。

張仲堅見他發現了他,對方突然笑了起來,微笑彷彿令冰雪融化的陽光。

毫無做作的一禮,張仲堅有些始料未及,更多的是一種恍然:他存著試探之心試探之意,對方卻毫不計較,反而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小事而道謝,沒有半點上位者的架勢,在氣度上反而壓他一籌。

笑道:“大總管客氣了,張某如今是海外小民,哪裡受得起這番大禮。”

羅士信搖頭道:“藥師公是我授業恩師,您老是藥師公的兄弟,正是我羅士信的長輩。救內子一名,對於前輩來說也是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對我卻恩情如天,不可不謝。”

作為一個後世人,羅士信一開始有些蔑視古人的禮法,但是隨著深入接觸古人的文化,他反而覺得禮法是有必要的,他能體現一個人的道德操守,尤其是對於長輩的禮節,更是如此。

一個人若毫無孝悌之心,與禽獸又有何意?(未完待續。。)

第五十四章 虯髯客的交易

禮法未必能夠讓一個大惡之人,改頭換面從而行大善,但如果一個人自小就學會尊重父母,將孝一字刻入骨髓,成年之後,不敢說一定是孝子,但勿用疑問的是比起那些自小叛逆,眼中無父無母的孩子,要好得多。

羅士信卻有心與張仲堅不計輸贏的大戰一場,因為武藝抵達他這個境界,對手極其難求,能夠與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進行一場暢快淋漓的決鬥,是極為難得的事情。對於自身的武道,將會有莫大的好處。

但不管這架能不能打起來,在羅士信的眼裡虯髯客張仲堅一是他師傅的兄弟是他的長輩,其次還是他妻子的救命恩人。面對虯髯客,羅士信就算在如何渴望一戰,也要給予他足夠的尊敬。

張仲堅捻鬚笑道:“大總管氣度恢弘,張仲堅卻也不敢倚老賣老。我們江湖中人,向來講究各交各的。藥師是我二弟,大總管的恩師不假。你我卻不必因這層關係,強扯一起。今日來找大總管是想以平輩關係,與大總管做一個交易。”

羅士信聞言一怔,突然想到裴青衣、鄭麗琬曾經說過,張仲堅與一干江湖朋友遠赴海外,在海東七十二島中的道源島立足。海東七十二島懸壺海外,自力更生。不參與世俗紛爭,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紛爭。

七十二島雖懸壺海外,但島上也有許多不可多得的資源,為海盜所窺視。

張仲堅初抵道源島受到了不少島民的抵制,但是他們給島上的居民帶來了唐朝的科技與文化。漸漸的得到了島民的認可,成為海島上的一員。真正讓張仲堅成為七十二島島主的原因在於海寇的襲擊。隨著張仲堅帶來的文化知識,七十二島的生活得到了顯著的改變。他們學會了用大網捕魚。學會了掘土造屋,學會了製鹽,學會了挖掘開採金礦鐵礦,掌握了鐵器的運用,生活也變得富裕起來。

原來海寇都不經常關顧,不屑關顧的地方,也漸漸吸引了大量的海寇。

張仲堅訓練島民殺敵技巧,抵禦海寇。直到一次,海寇大規模入侵。七十二島島民節節敗退,張仲堅在關鍵的時候力挽狂瀾,率領七十二島島民憑藉七十二島的地利優勢,以弱勝強,擊潰了海寇。張仲堅本就因為傳播先進文化,改善島民生活而贏得了尊重,這一次更是將他的聲望推向了巔峰,共推為七十二島島主。

張仲堅在戰時與他做交易,交易的內容必然與此次征伐有關係……

“難道?”

羅士信不動聲色的做出了邀請的手勢:“既然前輩來此是為了公事。還請入帳詳談。”

張仲堅亦不客套,當先邁步而走。

裴青衣跟在其後,在羅士信身側時頓了一頓道:“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