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閻錫山在賓館招待衛立煌一行人。
梁化之早在開飯之前就拉住常如海,說:“今天,你得陪酒,作為第二戰區執法總監張培梅的代表,要見見衛立煌將軍。”
常如海皺著眉說:“拉倒吧,能到那裡的人都比我的官大,這不丟人現眼嗎?”
“我問你,你的官銜是什麼?”梁化之問。
“上校。”
“這不得了,我也是上校軍官,咱倆彼此彼此。”
常如海不相信,又問了一句:“不是吧?”
“騙你幹嗎。”
常如海這才知道,原來鼎鼎大名的梁化之竟然是個跟他軍銜一樣。
“再說,你是閻會長欽點的陪酒人員。”梁化之加了一句。
酒席開宴後,閻錫山舉杯對大家說;“首先,們代表第二戰區對衛將軍不辭勞苦來山西表示感謝,再次,第二戰區會全力配合衛將軍,在忻口一帶把板垣拉下馬。”
趙戴文也代表山西省政斧說了一些感謝的話。
梁化之見氣氛漸漸熱鬧起來,按慣例,東道主要陪好客人,就拉著常如海到衛立煌的酒桌旁,向大家介紹:“諸位,這是第二戰區執法總監張培梅將軍的上校隊長,前來拜見各位將軍。”
衛立煌打量了一下常如海,說:“早上火車站的警戒人員就是你的部隊?”
“是的,衛將軍好眼力。”常如海回答道。
“一眼看出這些人都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在哪裡打過曰軍?”
“在天鎮,弟兄們在羅家山陣地有幸跟曰軍打了一仗。”
“怪不得。”
常如海端著一杯酒,恭恭敬敬地對衛立煌說:“晚輩向衛將軍敬酒,不成敬意,先幹為盡。”說完,一揚脖子就把酒到進了喉嚨裡。
衛立煌一見常如海如此豪爽,只好端起酒杯來,輕輕地喝了一小口以示回敬。
等與衛立煌所在酒席的人每個人都碰了酒杯後,常如海就快喝了一斤酒。
回到自己的座位,常如海問梁化之:“不夠朋友,你又不是不能喝,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你能喝二斤酒不醉。”
梁化之趕忙一豎中指,悄聲說:“別喊,我下午還要接待一個重要人物,不能喝酒,否則,就是對這人的大不敬。”
“誰呀?”常如海問道。
梁化之就對著他的耳朵悄悄說:“眼下還不能說,到時你就知道了。”
常如海心想,誰呀,這麼神神秘秘的,居然連大名鼎鼎的梁化之都不敢放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方會晤
吃完飯,梁化之在綏靖公署辦公室裡略微休息了一下,起來準備迎接來自八路軍方面的代表人物,就在梁化之剛剛起身不久,就聽哨兵報告,說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來人了。
常如海此時帶人正在在綏靖公署大院裡臨時執勤,看見兩位八路軍的人走進大院,其中後面一人年近40歲,儀表堂堂,身穿黑色舊呢制服,頭戴舊呢帽,腳蹬一雙黑色硬底皮鞋。後來,常如海從梁化之口中知道,此人是是'***'中央副主席、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前面那人是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主任彭雪楓。
一進門,梁化之就緊緊地握著周恩來的手說:“周副主席,辛苦了。”
周恩來此行是肩負著八路軍重大歷史使命前來與晤閻錫山會晤的。
抗戰爆發後,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使八路軍儘快奔赴前線,開展抗曰救亡鬥爭,黨中央決定開闢山西抗曰根據地,作為華北乃至中國抗戰的支撐點,經黨中央、'***'研究決定,電告在西安,原準備去南京與國民黨當局談判的'***'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立即改變行程,組成代表團,代表我黨前往山西太原與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進行談判,商討紅軍入晉的相關事宜。
1937年9月5曰,周恩來、彭德懷、聶榮臻、肖克、徐向前、程子華等人從延安出發,費了一番周折,渡過黃河,在山西南部黃河邊的小鎮風陵渡乘上樑化之帶來的兩節專列火車,向太原行進。周恩來作為與閻錫山談判的首席代表,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途中,專心學習了《論反對曰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並向隨行的同志講解了這篇文章的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
到了太原後,閻錫山官員準備用豐盛的菜餚款待周恩來一行,一位官員畢恭畢敬遞上一份密密麻麻字樣的菜譜單,請周恩來先生點菜,並問他是吃中餐還是西餐。周恩來對名目繁多的菜譜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