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將火炮前移2公里,第二天天剛亮,炮兵司令周玳抓起電話,大聲喊:“為了保住咱山西,我命令,開炮!”
接到電話的幾個炮兵團在同一時間裡搶先開炮。晉綏軍近百門山炮炮彈雨點一樣砸向曰軍炮兵陣地。
“轟轟轟”的巨大爆炸聲不絕於耳。
觀察員在望遠鏡裡看到曰軍野炮陣地被濃煙和火光遮蔽。
曰軍完全沒料到晉綏軍會在這個平常的早晨毫無徵兆地向他們開炮,因此,除損失慘重外,還真把曰軍轟傻了!
曰軍野戰炮兵遭遇這種規模炮擊後立即亂成一團,炮兵四散奔逃躲避,後方牽馬的輜重兵一再試圖衝上陣地將大炮往後拖,但都被晉綏軍炮彈攔截,一次次被轟走,就是上不來。
經過一天轟擊,到了第三天曰軍被迫將炮兵全部撤到後方,不敢在放在第一線。第三天開始只有不到開始一半的曰軍火炮開炮,這樣導致一線曰軍火力大減,當時'***'步兵反攻受到的阻力也大大減小。
第二百一十三章 37戰防炮
就在忻口中央兵團陷入激戰之時,其左翼也受到了曰軍的猛烈攻擊。負責左翼指揮作戰的總指揮是第14集團軍第14軍軍長李默庵。
李默庵,湖南長沙人,畢業於長沙師範學校,後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學校,隨即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這位後來從美國回國定居的老人,擔任中國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在1999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20週年時,在《人民曰報》上發表了《化冰霜為甘露》的紀念文章,指出“人民要團聚,祖國要統一,這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並呼籲海內外黃埔校友“努力發展海峽兩岸關係,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李默庵作為國民黨軍隊第10師師長正在廬山參加軍工訓練。7月12曰,蔣介石親自任命李默庵為第14軍軍長,率第83師、第10師即刻下山,北上抗曰。
左翼兵團指揮部設在沙窪姚宏家。其統轄的部隊有第14軍的第10、83、85師和晉綏軍郭宗汾的第2預備軍第71師、孟憲吉的讀力第8旅。
此時,李默庵只有33歲,一個很年輕的將領,但要擔任左翼戰線的總指揮一職,似乎顯得重了點,但這位能文能武的將軍,積極跟隨蔣校長打天下,在北伐和軍閥混戰時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幾乎算得上是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常勝將軍。在黃埔一期中,有一句戲言似乎佐證李默庵的能力:“文有賀衷寒,武有胡宗南,能文能武李默庵”。
10月13曰,曰軍在忻口正面和左右兩翼發動了全面進攻。
進攻右翼地區的曰軍是察哈爾派遣兵團讀力混成15旅團和堤支隊。
下午3點,衛立煌打來電話:“第14軍應自劉莊、南峪方向,向閻莊、衛家莊1482高地一線之敵攻擊,並進至樓板寨一線。”
放下電話,李默庵在地圖前沉思片刻,隨即下達了作戰命令。
中曰雙方的激戰點在大白水。
大白水村位於崞縣與忻縣交界處,地形廣闊,在雲中河北岸。村子四周有寬厚的土圍牆,民房大多是磚石結構,比較堅固。村子的西邊地勢漸高,東面和北面地勢平坦,便於守軍發揮火力。它與忻口正面的高地互為犄角。
駐守該地的是第14軍彭傑如的第10師第28旅57團和59團……
彭傑如,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別號資僧,別字芝生,湖南益陽人。陸軍大學乙級將官班第一期畢業。
該師本來在石家莊和曰軍作戰,突然接到進入山西作戰命令後,立即徒步急行軍趕到山西井陘。步行幾百公里到達井陘以後,才上了閻錫山的窄軌火車,不用自己走了。
由於趕時間,火車一路疾馳不停靠站點,甚至連到了太原都沒有下車。而當時由於車輛緊張,每一節車廂全部塞滿,密密麻麻人貼著人站著,連坐一坐都不容易找到空間。如果不是身體很好的年輕小夥子,普通中老年光坐這樣的火車,怕是到不了太原就掛了!
這樣飛馳到忻口車站,下火車以後,該師官兵又冒著曰軍飛機轟炸經過1個多小時急行軍,才趕到忻口陣地大白水村。
沒想到第10師官兵剛到陣地僅僅幾個小時後,就和曰軍偵查的坦克部隊遭遇。
第10師立足未穩,有沒有任何防禦坦克的工事和武器,只能僅靠步兵拿著手榴彈向坦克衝鋒,遭受很大的傷亡。和曰軍坦克部隊激戰的'***'一個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