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東家走,剛剛走到一處小巷口,猛地從裡邊出來三個年輕人,只見這三人拿著大刀,對著姚偉大喝:“站住。”
……
沈學亭帶著三人牽著馬到了南城門一帶,此時,已經快到晌午了,距離城門洞不遠處的幾家飯店也開始有人吃飯。沈學亭見這一帶地勢比較開闊,沒有好的隱蔽地方,要想控制城門,只有先在飯店裡,就對三人說:“弟兄們,餓了嗎?”
“早餓了,咋,和尚要請客?”有人問到。
“那是,我不請難道你們請?”沈學亭看著南城門的偽軍說。
“好,那就痛快吃一頓,免得等會兒幹活兒沒力氣。”
“你們想吃啥?”
眾人看看飯店的幌子,見有三家,上面寫著“洪源涼粉”“懷仁羊雜”“右玉雜糧”,就齊聲回答:“懷仁羊雜。”
“切,就會吃些羊雜割,飯店裡賣的就是些沒人吃的肚子、心、肝、肺和腸子。那有啥好吃的?”沈學亭罵道。
三人聽得沈學亭說,馬上就明白了他為何不吃羊雜的原因了,原來這沈學亭原先是個和尚,剛剛還俗,還一時之間不適應塵世的生活。
三人各自找了一個地方坐下,沈學亭剛坐在南窗戶旁有一小塊玻璃的地方,就見老闆娘過來問道:“四位吃點啥?”說著,就把選單拿過來。
沈學亭問道:“有沒有素菜?”
“有,小店啥也有。”老闆娘回答道。
有人哈哈一笑,說:“有羊鞭嗎?”
老闆娘一時沒明白羊鞭的含義,就問道:“羊鞭不是趕羊用的鞭子嗎?那能吃嗎?”
“哈哈,羊鞭就是羊的那個東西,明白了嗎?”
老闆娘馬上明白過來,紅著臉俏皮地罵道:“想吃羊鞭回家讓你娘弄去,我這小店沒有那東西。”沈學亭見三人開玩笑有點過頭了,就制止說:“少發灰,快點菜。”
三人就點了些羊頭搗蒜,炒肚絲,羊蹄子,最後是三碗懷仁羊雜和二斤素糕當做主食。沈學亭單獨點了盤炒豆芽,炒土豆絲。
等菜的時候,三人見有菜卻沒酒,就小聲對沈學亭說:“沈大哥,這有菜沒酒也沒意思。”
“去去去,喝上二兩貓尿就會誤事。”沈學亭罵道。
“哪能呢,喝上二兩正好辦事,等會兒咱酒壯人膽,那些人”,說話的人指著不遠處的偽軍說:“膽敢阻攔,少不得咔嚓了。”
老闆娘見沈學亭攔著眾人,就打勸著說:“這位客官,咱賣的是應縣有名的梨花春。身為懷仁人不會喝酒讓人笑話。知道梨花春嗎?”
三人一聽,馬上點頭。
“知道這酒的來歷嗎?”老闆娘問道。
三人搖搖頭。
老闆娘見客人也不多,就坐下說:“梨花春是遼國的國酒,遼代應州木塔落成後,北國蕭太后臨塔拜佛,發現木塔旁的金鳳井裡的水清沏甘甜,當即封為龍泉聖水。聰明的應州人便用此水釀造出一種清涼爽口的美酒,傳說酒成之時正值春光明媚、梨花盛開的季節,故由蕭太后命名為梨花春。”
沈學亭初次聽說梨花春的來歷,當下也對梨花春產生了興趣,禁不住三人的勸說,只好同意每人只喝三兩。老闆娘一聽,忙從櫃檯上拿過一瓶梨花春來,沈學亭問明價錢,聽說是五元晉鈔,雖然嫌貴,但也沒表示出什麼來。
一會兒,老闆從裡面陸續端出點的菜來,倒是沈學亭的先上來。三人就開啟酒蓋,在每人的酒盅裡斟滿,就著素菜先喝酒。
沒等多長時間,羊頭搗蒜先上來了。這個菜原來是一個空殼子羊頭,上面放著羊的心肝肺肚子和羊腦子等東西,裡面放著搗爛的蒜。三人吃著羊頭搗蒜,故意吃得“吧吱吧吱”的,想引起沈學亭嘴饞來,哪知沈學亭長年在高山寺生活,已經習慣了佛家的素食,對腥葷天生排斥,對三人的故意勾引渾不在意。
等三碗羊雜上來,沈學亭見三碗羊雜上漂著紅色的辣椒油和青綠色的芫荽,讓人一見食慾大增。二斤素糕此時也上來了。懷仁的素糕與別處不一樣,別的地方的糕是油炸糕,唯有大同一帶的人喜歡吃素的,用他們的話說是有嚼頭。老闆娘見還沒顧客,就坐在一把凳子上,對四人說:“你們知道咱懷仁羊雜的來歷嗎?”
四人搖搖頭。
老闆娘就說:“虧你們還是懷仁人,這懷仁雜割始於元朝,雜割一名還是忽必烈之母所賜。元世祖忽必烈由晉地入中原,路經曲沃縣時,其母莊聖太后染疾,曲沃名醫許國楨為其診治痊癒,成為忽必烈之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