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錯過?何況何家正愁錢用呢!以前不幹,只不過是沒有想到罷了。所以,有何貴這“水”,何家開“渠”也就很自然了。而何貴身為建議者,又跟何家二爺何守富頗有交情,很自然的就成了建造豆油坊的工頭。然後,隨著豆油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產品也在他何大工頭的“努力”下,由比較單一的豆油、豆餅、豆腐而逐漸發展出了豆腐乾、豆腐皮,豆腐乳以及“臭名遠揚”的王牌產品臭豆腐,“純盈利”由開始的每月二三十兩變成現在的一個月兩三百兩左右,再加上先前那招使得何家油坊的產品繞過那些“地方保護主義者”得以迅速出手的銷售手段,所以,在何守富的提議下,又由工頭被升為了豆油坊的三掌櫃。而大掌櫃何守財一般只管財務,二掌櫃何守富主要是跑採購跟銷售,所以,何貴這個三掌櫃就成了是何家豆油坊生產主管,而由於何家兄弟對做生意有些外行,對生產規劃之類也不怎麼熟悉,所以,何貴也經常管著這一塊兒,簡而言之,他已經是實際上的何氏豆油坊“總經理”。同時,因為先前的功勞跟“發明”了臭豆腐等食品的原因,何家又把豆油坊每年一成半的利潤給了他,讓他成了邑莊內外乃至整個朝邑縣都叫得出字號的“何三爺”。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名號,有些不知道情況的,居然還以為他就是何家老三,名叫“何守貴”呢。
“不成問題……咱們的油在西安賣得挺好!叫那啥來著,對了……供不應求啊!”何守富手裡捏著一個漢白玉做的菸斗,點著了之後就開始咂巴,“依著我的估計啊,就是每年再添個十幾二十萬斤都不成問題!”
“就知道說大話……二十萬斤?那得至少兩百萬斤豆子!你買得起?就算買得起,山陝一帶又不咋出豆子,你又上哪兒買去?”何守財瞪了一眼自個兒兄弟,整天就只知道在那兒瞎乍呼。
“咱不是跟大通糧號訂了契約了嗎?大不了我再跑趟西安,讓他們多想想辦法不就是了?”何守富噴出一口煙,答道。
“咱們只是跟大通號訂了一年二千擔的豆子!(一擔一百斤,跟一石是不一樣的)這還是人家拼勁兒擠出來的呢!再多,他們就得跑遠路到山東去收,那樣的話,恐怕就要加錢……再者說了,咱們要那麼多豆子,咋榨得完?就算榨得完,這萬一要是賣不出去的話,豈不是全都廢了?就像現在,榨完油,剩下那麼多的豆餅都不好收拾。做出來的臭豆腐跟臭豆腐乳倒還好說,豆腐皮、豆腐乾之類的也就在朝邑縣跟同州府還能賣一賣,至於豆腐……除了咱們邑莊,就是鄰近的幾個村子都少有人來了!那可都是好東西啊……”何守財搖頭嘆道。他這輩子省吃儉用慣了,見不得浪費,雖說光是榨豆油就已經淨賺了,可剩下那麼多的豆餅放在那裡,製成了東西卻賣不出去,確實也讓人心疼。
“是啊,也怪可惜的!……我說老三,你有啥辦法沒有?”何守富逮著何貴問道。反正何貴已經是何家的三掌櫃,大家又都姓何,所以,這種稱呼不是問題。
“這些事兒我前段時間倒也確實在想……”何貴看了一眼何守富的漢白玉菸斗,心裡不屑……這傢伙也太沒水準,菸斗就菸斗唄,你幹嗎還要在上面鑲個旱菸袋似的圓嘴兒?不搭不調的!當中西結合呢?“現在的大豆是1500文一擔,一擔大豆出油八斤到十斤,一斤豆油咱們這裡賣出去就是兩錢三的銀子,光這一項,除去成本,咱們就淨賺將近四五成!所以,豆餅的問題不算大!除了留下做那幾樣賣得好的東西,多出來的,咱們可以不管他,直接就把豆餅賣出去!這豆餅可以長期存放,既可以做豆腐,還能喂牲口,必要的時候,還能充飢……肯定不愁銷路,大不了,便宜點兒也就是了,反正也是淨賺。”
“唉,好辦法!咱弄不完,可以讓給其他人嘛!反正都是賺的……”何守富笑得有些興奮:“還是老三你腦子快!”
“嗯!這麼著行!咱就這麼幹!”何守財也微笑著點了點頭,“何貴啊,要是沒你,咱這豆油坊就算真的建起來,恐怕也沒那麼快做到現在這麼大!”
“大爺誇獎了!這是應該的……”何貴笑了笑,但很快又變得嚴肅起來:“咱們的生意雖然現在還不錯,可是,這段時間我卻覺得有些心緒不寧!有點兒擔心啊……”
“擔心啥?”
“還能有啥?老問題……怕咱們的油賣不出去!”
第一卷 務農 第十九章 再來一招
更新時間:2008…6…29 19:54:40 本章字數:3384
“賣不出去?不會吧?今年光到現在,西安城裡就差不多訂了一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