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的候補老爺本來指望拿位子賺銀子,隨身帶的錢哪經得住熬,熬到一定的時候就會揭不開鍋,於是便隔三岔五到糧道街這邊打秋風。他們也沒想到。從十年寒窗熬到金榜題名了。居然還要猴在省城等空缺。於是這裡便有人說,候補街不叫候補街。要叫猴補街了。”師雨煙顯然對自己目前居住的這條街有過一定的瞭解,聽到何貴發問,便即接過話茬兒解釋道。
“原來是這麼個猴著,哈哈哈……”何貴忍不住一陣發笑。
“哼。讓這些人一直猴著才好,要是讓這些猴官兒當上了正堂,那才麻煩呢!”師雪韻又道。
“哦?你又聽到什麼不好的事兒了?”何貴問道。
“漢口地錢是堆著的,武昌的錢是頂著的!武昌的好多官員,都把自己地頂子當成候過補而後翻本的工具,就像做生意的櫃檯和貨物一樣。才不是東西呢!我才來幾天,就聽那些伺候的人說過,好些官兒,候補的時候跟孫子似地,當了官就使勁兒地刮地皮。只知道禍害老百姓。就像前任武昌知府亢雨蒼,聽說本身就是一個大鹽商出身,後來因為為朝廷捐錢建海塘,蒙乾隆皇上賞了一個知府。可是,這傢伙這麼有錢,在武昌呆了六七年,還是把地皮都颳了一尺去。”師雪韻冷哼道。
“聽你這說法,洪洞縣裡就沒好人了?”何貴笑問道。
“誰知道?反正,才來幾天,我就知道這裡沒幾個好官。”師雪韻說道。
“呵呵……”何貴笑了笑。師雪韻這幾年一直在經商,如今換了個地方,以她的性子也不會安穩下來。估計恐怕是在自己養傷地這幾天,她已經把武昌的行情大致梳理了一下,能順便知道一些官場上的事倒也正常。不過,這裡的官員就算再不是東西,他一時也沒有辦法。因為這裡畢竟不是廣東。當時初到廣東,他除了自己,還有孫士毅、和琳這一干“同夥”,自然能輕易的對抗得了富勒渾那位總督。之後,他們踩著富勒渾爬上去的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威權。雖然和琳、孫士毅相繼升遷,可他當時威權已立,又做了許多事情證明了本身的能力,所以,廣東官場上的那些人都怕他、依靠他,他才能說一不二。可在湖北,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這裡他沒有朋友,錢灃這個老相識又是塊臭石頭,按察使李天培身後也有福康安那大牌,再者,身為大清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北京對這裡的關注也遠甚於廣東,不管是做什麼事,都別想輕易繞過朝廷。所以,想一上來就大幹一場,根本就不可能。
“老公,你知道嗎?這一次刺殺你的,好像又是那烏三娘一夥人!”師雨煙突然又說道。
“早猜著了!”何貴嘆了一口氣,“那一年就打聽到這娘們兒在湖北,現在……哼。柴如桂、高六庚這兩個混帳東西可真是乾的好事情,給老子留下了這麼大的麻煩。對了,有沒有查到他們怎麼把那麼多火藥運進城的?”
“還能怎麼運?那天看守武昌北城門的兵丁跑了一大半兒,到現在連人影都沒見著。要不那位畢制臺要在湖南調兵呢?他們現在都不敢信任湖北兵了。如今給咱們,還有那些官衙守院子的,好多都是八旗兵呢。”師雪韻說道。
“……都在用八旗兵?”
何貴怔怔地愣了好一會兒,最後只有搖頭苦笑。風聲鶴唳,風聲鶴唳啊!
第二卷:京城沉浮錄 第二百八十二章 湖北巡撫當不成了
更新時間:2008…12…19 21:34:31 本章字數:5601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
武昌附近有漢口。由於明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治水新河道北岸形成了新興的漢口鎮。來自徽州、山西、陝西、江西等各幫商人紛紛前來經營,以鹽、典當、米、木材、棉布、藥材為六大行業,發展到上下二十里的規模,主要街道漢正街上起口,下到堤口(四官殿)。明末清初,漢口即與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中國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美譽。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至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時人稱呼:“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就是說漢口身為海鹽進入西部諸省的橋頭堡、重要轉運點,享有巨大的利益。
可以說,漢口的繁盛,正是長江商貿運輸業發達的結果。可以說,漢口打一個噴嚏,整個大清國都要覺得泛涼。所以,即便是就近的武昌城內發生了巡撫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