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尊,顯然不能與其手下的精銳相提並論。三個時辰五十里路,並不意味著大軍的速度就僅只於此,而意味著單單是李儼就能做到這一點。這其中地差別,可不是一點半點。
於是王重榮對李儼這個皇帝心中更加忌憚了。
二人正在說話,營帳外腳步聲起,有人高呼:“聖旨到!義成節度使王處存接旨!”片刻間,只聽馬蹄聲響。那人的聲音已經到了外面。
王處存二人對視一眼,都為此心驚。想不到聖旨這麼快就下來了。皇帝如此雷厲風行,對他們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王處存心中更隱隱生起憂慮:雷厲風行地皇帝,固然可以重振已經衰弱得唐室之風,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行事太急。所謂過剛易折,這對當今的大唐來說,當今的天下來說也未必是件好事。
李儼這個皇帝,究竟是一味的剛毅果斷,以至於急於求成、不知變通,還是剛柔相濟呢?
這一點,還沒有見過皇帝的他並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關於王重榮對自己說的事情,自己已經有了主意:
如果皇帝真的是一味地手段剛硬,急於求成。那麼他可以肯定。局勢必然會鬧得不可收拾。那麼自己就只能選擇王重榮的辦法,來讓天下不至於變得更壞。
而如果皇帝是一個手段高明。軟硬兼施,剛柔並濟,即知道在必要的時候絲毫不讓,也懂得在必要的時候退讓。那麼他可以斷言,一盤散沙,各懷心思的諸藩鎮必然不會是團結一心的朝廷的對手。那時候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家族地存亡,他也只能選擇朝廷一邊了。
當然,即使選擇朝廷一邊,王重榮這邊也不必斷然回絕。所謂多個朋友多條路,凡事要有萬一的打算。他知道,很多時候,意外的發生,往往能夠改變一切的……
不提王重榮心中一直盤算著如何說服王處存於自己一同行事,而王處存卻另有打算,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