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臣不知道。陛下愛怎麼樣他們都是陛下的是。但臣既然的陛下看重,掌管輜重後勤,那就得要糧草武器提供給臣,臣才能夠把陛下那十五萬兒郎餵飽。所謂‘巧服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糧草,臣這個總後尚書也沒辦法幹下去了,陛下另請高明吧!”
秦韜玉還是年輕人,受禮制影響還不深,加上李儼並不看重有些無謂的君臣距離,所以他才敢說出撂挑子的話而不擔心自己的安危。要是換在日後英明神武的的“盛世”“我大清”,只怕腦袋早已經搬家了。
李儼忙道:“這可不行!這可不行!秦郎,關鍵時刻,你可不能撂挑子啊!你要糧草,朕給你找就去,找就是……”
急得焦頭爛額,好容易哄得秦韜玉滿意而歸,李儼揉著發痛的頭皮,心中無奈嘆息。
皇帝不好做啊!全國上下都指著你吃飯,手下人要錢要糧要東西,都不能不給。否則人家不給你辦事,你這個皇帝也就不用做了。
看樣子,新政的某些方面也應該開始了。第一步要做得就是發展生產,不然拿什麼去養這麼多人?也不知道江南那邊陸龜蒙研究的農作物增產有成果沒有。
對黃巢的攻勢也應該發起了。早點把他們打垮也好早點發展生產。養著十五萬青壯不幹事也不是個事。
現在嘛,先找自己的財務主管翠桐,拿點自己的私房錢出來賣糧草救急吧。朝廷是指望不上了。要想收上來更多的東西,只能去搜刮老百姓了。但這卻是李儼不願意做的事情。
李儼暗自盤算著,找到了翠桐,結果卻也讓他大失所望。
“什麼?沒錢了?”
第四卷 決戰黃巢 第七章 糧草問題
“不錯,已經沒錢了!”
“這不可能啊!離開長安前,我們一共有三百萬貫啊!大唐的歲入也才六百萬貫!更何況,這幾個月難道就沒有收入嗎?”
翠桐翻著賬本,溫柔的笑道:“五郎,我們錢雖然多,可是花得也快啊!”
她指點著賬本上的阿拉伯數字,一行行為李儼指出支出:
“五郎你看,這是你為新仙學研究院撥的款,一開始就撥給了五十萬貫。沒多久又加撥二十萬貫。這就有七十萬貫了……”
“這個……搞研究花錢當然快了。但是新仙學研究院關係到日後的大事,絕對不能在這個方面上吝嗇。”
“這是軍隊武器盔甲的花費,明光甲造價為四貫,上好陌刀造價三貫,馬矟造價三貫,其他武器、裝備造價兩貫。五郎要求每個士卒都配備這些,十五萬大軍,除去來鳳翔前已經配備齊全的赤衛軍三萬人,這就有十二萬人需要裝備。平均每個士兵裝備需要花錢十二貫。加起來就是一百四十四萬貫!”
李儼瞪圓了眼睛:“這麼多?”
“這還沒算完。普通士兵每個月的軍餉為一貫,還有軍官的軍餉更高,最高的三衛將軍軍餉是每月兩百貫!但但是軍餉,就需要支出五十萬貫!”
沒等李儼說什麼,翠桐又道:“還有。打完仗下來,有些裝備需要修理或者更換,這也花費不少吧。還有士兵們的伙食,完全是按照每日五十錢來計算地,十人五百錢,百人就是五貫,每天單單是伙食費就需要七千五百貫!幾個月下來你算算有多少。五郎又要幹別的。發展別的,要不是每個月三個連鎖酒樓都有不小的進賬。早就破產了。”
翠桐在理財方面頗有天賦,於是李儼將後世的複式記賬法、現在已經傳入阿拉伯兩百年的阿拉伯數字(注: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七世紀傳入阿拉伯,隨後傳入歐洲,引動歐洲數學大發展。十三、十四世紀才傳入我國,卻沒有得到廣泛使用,直到清末才開始使用。)、筆演算法、四則運算口訣、算盤等等傳授給她。讓她為自己管帳。
後來這些東西被作為術數的一部分傳授給了鍾離權等人,但是最先學到地還是翠桐。鍾離權等人只是對其進行研究,屬於基礎數學研究,而翠桐的才是真正地運用。除了這個,李儼還將後世許多理財的觀念也交給了翠桐。於是什麼破產之類的概念也被翠桐接受了。這下就直接運用了出來。
李儼搖搖頭,實在難以相信這麼多的花費:“以前在長安的時候,平均每個士兵的花費沒這麼高啊!就連那些裝備什麼的,也都沒那麼貴啊……”
翠桐白了他一眼:“五郎啊五郎。妾身都不知道該怎麼說你好了!說你精明吧,你這些東西都不知道。說你不精明吧,那麼多東西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出來地。妾身從小跟你在一起,可從來沒見你找誰學過,難道真的是得自天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