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容易得很吶!跟隨自己巡查的這幾名士兵都是頌猜的心腹,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懷疑,整個倉庫軍營除了自己這一隊外還有另外三支隊,但各自負責不同的區域,這也為頌猜的行動提供了條件。
午夜一,就在頌猜馬上要結束巡邏時,也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頌猜帶著幾人走到一處營牆,自己走上去和幾名守衛聊天。自己的手下則在下面安置炸藥。十分鐘後頌猜等人離開,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營牆被強烈的爆炸摧毀,守候在外面幾百米處的自由軍迅速衝進去。
情報早有頌猜送出去,印度士兵和英**官在什麼地方、營地的佈局一清二楚,自由軍戰士根據分工向不同的地方跑去,抵抗不時發生,但聽槍聲戰鬥並不激烈。
幾名英軍軍官還沒有從酒精和女人中緩過神來。自由軍戰士就衝進來,排槍過後。幾名英軍軍官死於非命。正在熟睡的印度士兵也滅有多強的抵抗意志,戰鬥很快結束,自由軍控制了整個倉庫軍營。
一千多名印度俘虜被集中看管,然後無數的緬甸平民湧進來,他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多的轉運倉庫裡的物資。自由軍為了此次行動動員了一萬五千名平民,並許諾完成任務後每人都會有一筆不菲的獎賞。包括錢財和糧食。在獎賞的刺激下平民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首先是軍火,然後是糧食、藥品,源源不斷的從倉庫中運出來,然後沿著既定的線路向東南方轉移。這些物資要經過五個站。經過兩百多公里,最終運到自由軍的根據地。
五個時後,負責運輸的平民全部離開此地,倉庫中還有近一半的物資沒法運走,自由軍將印度士兵趕進倉庫中,封閉起來後連同倉庫一起安置好炸藥,隨後撤退。
等8日上午十多,來自曼德勒的運輸隊才發現這裡的慘狀,並迅速向曼德勒方向彙報。缺少遠端通訊手段讓基欽納中午時分才接到這條訊息,與此同時黑格也拿著自由軍大面積撤退的訊息來到了基欽納這裡。
訊息匯總,一個陰謀變得非常清晰,自由軍利用前線的戰鬥吸引英軍的注意力,然後派出精銳力量襲擊倉庫,讓英軍好幾個月的積累全部化為飛灰,連帶著一千多名印度士兵被炸死。暴跳如雷的基欽納和沉默如水的黑格形成鮮明對比,但兩人的心情差不多,上了一個大當,沒有物資,根本無法展開軍事行動,就連這七萬名士兵的吃飯都成問題。戰事前線取得的勝利根本無法與倉庫的損失相比,在三天的戰鬥中,英軍共消滅自由軍三千多人,自身損失一千二百人,都是殖民地軍隊的死傷,基欽納根本不在乎。此時英軍正在追擊逃跑的自由軍,冷靜下來後基欽納立刻命令前線停止追擊,沒有了後勤補給,部隊很容易陷入崩潰。
來自朗瓦的物資讓自由軍實力猛增,包括三千支步槍、十挺機槍、三十萬發子彈和無數糧食藥品的物資讓自由軍有了繼續擴充的資本,雖然之前的戰鬥中損失了三千多人,但他們都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戰士,緬甸的人力資源充足,雍籍米相信他可以在半個月內再招募三千人,在教官們的訓練下,他們擁有槍械、並將成為強大的叢林戰士!
英軍再次遭受打擊,指責基欽納和黑格的聲音在英國議會變得強大,首相貝爾福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因為對將領們的指責最終將由他來承擔。緬甸不能丟失,還需要繼續信任這兩名經驗豐富的將領,在此之後英國加大了對緬甸的支援,海量的物資從英國本土和印度運到緬甸。基欽納堅定的實行著集中營政策,而黑格少將則忙於調兵遣將,撲滅在整個緬甸燃燒的戰火。
自由軍實力迅速擴大並將戰鬥擴充套件到了全緬甸,他們以隊為單位進入到緬甸各個地區,煽動青年加入自由軍,襲擊殖民當局的政府機構、警察局和哨卡。黑格非常不明白的是,為什麼自由軍如此精通遊擊作戰,他們在農村擴大影響,建立起一個個根據地和情報網,進行圍剿的英軍根本找不到游擊隊,反而經常受到襲擊。“除非將所有的緬甸人趕入集中營,否則無法擊敗自由軍”,這是黑格經過一段時間的剿匪戰鬥後向基欽納彙報的原話。
殘暴的黑格不將士兵的性命當回事,當然也不會將緬甸平民當人看,剿匪過程中一個個村落遭受焚燬、大量的平民被屠殺,來自印度的殖民地士兵發揮了欺軟怕硬的優良傳統,面對手無寸鐵的緬甸平民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死亡的恐懼籠罩著緬甸人,也讓緬甸人更加痛恨英國人、印度人,自由軍不但沒有在圍剿中變弱,反而迅速增強。緬甸處處都是戰場,英國人疲於奔命,領教過游擊戰精髓的他們在緬甸這個大泥潭中越陷越深。
呂梁的計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