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大部分士兵在修補、清洗戰車,看樣子裝甲旅真要回國了。
回到空軍基地的時機正好,白翟換好軍裝後就拿到了作戰簡報,隨後召開大隊會議,說明狀況。之後白翟帶領自己的中隊昇天,前往前線。
簡報的內容很簡單,正在向宮崎和熊本進軍的陸軍後勤補給線遭到日軍游擊隊襲擾,三支運輸隊被襲擊,大量彈藥等物資被搶,運輸隊死傷慘重。要求空軍協助地面部隊尋找游擊隊的身影,並配合陸軍打擊那些游擊隊。
事情沒那麼簡單,情報表明所謂的游擊隊完全是逃脫的臨時旅團動員兵組織的,他們有一定的軍事能力,而且在當地擁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再加上地方上人口稠密、村鎮眾多、道路交錯縱橫、山林河流密佈,很利於游擊隊的躲藏。
華軍目前只控制著交通線附近區域,對主要道路以外的地區沒有多少軍事存在,這讓游擊隊在短時間裡迅速膨脹,他們以運輸隊為主要襲擊目標,華軍措不及防,被游擊隊偷襲得逞。三支運輸隊有二十多名士兵死傷,這樣的傷亡讓集團軍上層暴跳如雷,立刻下令休整的海軍陸戰隊保護運輸隊,並組成圍剿游擊隊的隊伍。
呂梁得到這個情報後不動聲色,他對日本人還是太仁慈了,華軍與日軍勢同水火,就算善待九州當地人民,還是會遭到游擊隊的反抗,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你死我活的戰爭,沒有平民與士兵之分。
於是,一道密令傳到了九州集團軍總部,代號“復仇者”的行動隨之展開,這項行動被命為絕密,而實施這項行動的,正是海軍陸戰隊一師。
正面戰場戰鬥基本結束後,華軍俘虜了約八萬名日軍士兵,這些原本都是九州和本州等地的普通平民,被動員起來後組成臨時旅團充當炮灰。華軍在牧園等地建立了十多個臨時集中營,看管這些俘虜,但上面還沒有作出如何處置的決定。
陸戰一師接管這些集中營後,命令兩萬多名戰俘在牧園以東四十多公里處的地方挖掘十七個巨大的深坑。這裡人煙稀少,屬於低山密林地帶,後世這裡還是日本的一個國家公園。直到7月19日,所有的深坑才被挖掘完畢,消耗的時間中有不少用在了保密工作上,從集中營到這裡沿途被陸戰隊士兵嚴密控制,深坑附近也被戒嚴。
第一百七十八章俄軍夏季攻勢
深坑挖掘完畢後,戰俘陸續前往這裡,陸戰隊全部三千名基因人士兵和軍官負責深坑內線的防護,其餘部隊負責外線的防禦和戒備,這之間相隔約三千多米。
整整一天時間,戰俘才被處理完畢,基因人可以對此無動於衷,在外圍的普通士兵或許猜不到發生了什麼,但張潤農、蔣方震、蔡松坡等人基本能猜到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使相隔三千多米,還是能聽到機槍的嘶吼,甚至能聽到戰俘絕望的喊叫,他們也痛恨日本人,但還沒有到這種******的地步。
如果他們和呂梁一樣知曉那段歷史,如果他們知曉日本人在旅順,在南京,在華夏大地做的那些事,也許就能理解呂梁現在的做法了吧!
反遊擊作戰是一個世界難題,有了空軍的偵察,陸戰隊反遊擊作戰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消滅了好幾只較大的游擊隊,但九州的游擊隊反而變得更多。華軍遭遇了英軍在緬甸的難題,只能重兵保護較大的城市和交通線,保證交通順暢,另外華軍不會一直呆在九州,也就不用費太大的力氣保持當地的治安。
相對於陸地上進展的不順,海軍面臨的問題要少得多,鹿兒島港初步修繕後,海軍戰艦從此出發,沿途打擊日本運輸船,攔截其他國家的船隊,有時候也會對準日本漁船提高一下炮擊水平。
華國海軍艦隊與俄國太平洋艦隊進行了分工,俄國負責北海道附近海域,華國負責以南地區。由於水面戰艦的不足,海軍將潛艇大隊調過來,也從鹿兒島出發,加入封鎖艦隊的行列。東京等日本重要區域還沒有遭受炮擊,但九州的戰事和嚴密的封鎖讓日本人感受到了強烈的戰爭氣氛,本土在嚴格的壓制下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但物資的匱乏還是讓日本人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
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各大糧店已經斷貨。平民想要填飽肚子,就得走出城市到農村尋找糧食。明治天皇號召國民團結一心、共度難關,並要求大家族、大商家拿出儲備糧應對危機局面,另外日本政府也拿出部分儲備糧供應市場。但對於幾千萬國民來說杯水車薪。
最令人難堪的是,山縣有朋等人作出的決定並沒有得到日軍東北戰區的贊同。統帥東北軍隊的日本元帥桂太郎(原統帥大山岩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