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部分

艘老式戰艦向四艘巡洋艦發起了自殺式的衝擊,秋津洲號、須磨號、千代田號和和泉號相繼被擊沉,扶桑號、筑紫號、浪速號被重創,剩餘的十一艘日軍戰艦成功的進入攻擊距離並向南海級巡洋艦發射魚雷,然後,這些戰艦沒有掉頭離開,而是向模糊的黑影炮擊並繼續發射魚雷,日本海軍表現出最悲壯的一面。

呂梁最討厭自身因為實力不足而進行的自殺式攻擊,用美好的詞彙來形容就是悲壯,呂梁不希望自己的軍隊中出現悲壯的局面。敵人的悲壯才是最好的,日艦發射的三十多枚魚雷沒有一枚擊中南海級巡洋艦,因為南海級上的雷達測算出雙方的距離,並進行了機動,防止被魚雷擊中。

面對瘋狂的日本軍艦,南海級巡洋艦暫時撤退,就在日軍以為擊退了華國海軍時,華國驅逐艦分隊分出兩艘驅逐艦拖住日本兩艘驅逐艦,剩餘的6艘加速衝向日軍其他戰艦,並再次發射魚雷。

華國戰艦利用超高的航速不斷戲耍日軍艦隊,就像聯合艦隊和俄國艦隊戰鬥時一樣,航速和火炮射速再次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華國驅逐艦利用速射炮壓制住日軍戰艦的火炮,拉近距離後發射魚雷。悲壯這個詞又一次降臨在日軍頭上。

松島號、橋立號、島海號、宇治號、明石號被重型魚雷擊中,相繼沉沒,剩餘的幾艘日軍軍艦再也不敢交戰,利用夜色的掩護掉頭鑽進了運輸船隊中間,並向來時的方向逃竄。五十多艘運輸船被無情的拋棄,數量龐大的運輸船在戰鬥開始時就掉頭,想要撤退,直到戰鬥結束也沒有完全進入瀨戶內海,被華國艦隊擊沉十三艘。

瀨戶內海中肯定佈設了水雷,還有魚雷艇的威脅,呂海沒有命令艦隊追進去。此戰之後日本徹底失去制海權,剩下的幾艘老舊軍艦無法威脅華國的海上安全。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登陸作戰!

日本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訊息被上層嚴格封鎖,海戰發生在夜間,調查發現下關附近的漁民沒有發現戰鬥過程,只是說聽到隆隆的炮聲。看到海上有火光。受制於這個時代通訊水平的限制,日本政府可以輕易封鎖訊息,但沒有人對這感到自豪,上層正在因海軍全軍覆沒的事情陷入混亂,就連伊藤博文此時都對日本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聯合艦隊寄託了日本太大的希望。耗盡了國力,失去了艦隊,也就失去了日本崛起的希望。華國真是走的一步好棋,將韜光養晦做到了極致,那樣強大的艦隊,竟然能躲過世界的耳目,這不是一艘小船,而是包括超級戰列艦在內的強大艦隊。

日本艦隊中是有英國、法國等列強觀察艦的,一艘來自遠東艦隊的英國巡洋艦全程參與了日俄對馬海戰,可惜在俄太平洋艦隊崩潰後。英國人認為戰爭結束,世界第一次鐵甲艦大海戰落幕,有太多的經驗需要總結歸納,因此在22日就直接離開聯合艦隊,回到了新加坡。也因此錯過了這一場驚世大海戰,導致日本聯合艦隊的覆沒沒有其他國家的觀摩,所謂的華國艦隊和超級戰列艦,竟然完全來自日本倖存海軍士兵的口口相傳!

不知道華國即將登陸本土的日本上層只是做了港口防禦部署,目的就是防止華國艦隊的襲擊,國內雖然因為日俄戰爭進行了動員。但並沒有作出防登陸作戰的準備。

從遼東到海參崴的廣闊海域已經被清掃一空,華國太平洋艦隊作為黃雀成功獲得制海權。呂海帶領主力艦隊,分為三個分艦隊執行封鎖日本主要海上通道的任務,高航速和高效能的雷達讓封鎖變得簡單。只是日本是個島國,海域廣闊,華國主力艦隊不可能完全封鎖,只能採取重點封鎖的形式。

從25日到26日下午兩點,華國主力艦隊共擊沉日本運輸船十三艘,大部分是偷偷往遼東方向運輸物資的船隻。對馬海峽是重點封鎖海域,就連小漁船都會被華國驅逐艦攔截,這也徹底斷絕了日本上層繼續支援遼東五十萬陸軍的想法。

此時,從舟山出發的登陸艦隊抵達目的地——九州島薩摩半島南邊的枕崎港。枕崎港是總參根據長時間的偵察分析後決定的第一登陸點,此地離華國最近,而且附近沒有大型的岸防工事,陸地上日軍的軍事力量也比較薄弱。缺點是枕崎港只是一個小港口,無法停靠七千噸級的運輸船,港口上只有三個碼頭,也沒有完善的裝卸設施,根本無法滿足陸戰隊近四萬人規模的登陸。

不過,總參也沒有決定全部在此登陸。負責登陸並攻佔枕崎的,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第一團,上校團長蔡松坡將親自參與登陸並指揮作戰。

下午兩點十三分,護航艦隊的南海級巡洋艦和廣州級驅逐艦開始炮轟枕崎港,根據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