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交出政權,悍然宣佈廢琉設縣,即將琉球王國改為沖繩縣,並強迫尚泰王前往日本,期間琉球拼死反抗,並秘密派出官員赴天津拜見李鴻章,請求清國出兵,可惜清國除了抗議外,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琉球王國的反抗運動直到甲午戰爭時期才漸息。
琉球王國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但對於日本來說,琉球的重要性還比不上兩億華元。加藤高明請示國內後,同意華方的意見,並開始撤離駐紮在琉球的日本士兵和移民等,順帶著帶走大部分財物、甚至人口。
10日會談之後加藤高明幾乎崩潰,雙方就條款達成初步一致,只等報回國內後等待同意,然後就可以在條約上簽字。
第二百三十五章舊金山條約
當然,簽字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沙俄外長拉姆斯道夫差點被所有人忽略,在各國一致要求消弱沙俄在遠東勢力的環境下,拉姆斯道夫根本沒有多少作為,尤其是在戰場上也不佔優勢,說起話來更沒有底氣。
11日,日本與沙俄開始了正式會談,此次會談就相當簡單了,章臺炎作壁上觀、不發一言,羅爾摩、休魯特、魯維埃、加藤高明四人圍攻拉姆斯道夫一人。日本已經被華國消弱,如果失去了滿洲地區,將再無翻身之力,所以,日本一定會保住滿洲現有佔領地區。
對於沙俄來說,旅順不凍港可以讓他們傾盡全部,奈何戰場上爭不過,談判桌上更爭不過,最後談判當天日俄雙方就對條款達成了一致。
1905年12月13日,日俄舊金山條約、華日舊金山條約相繼簽訂,統稱為《舊金山條約》。從日俄舊金山條約上看,俄國更像是一個戰敗國。
《日俄舊金山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日本在朝鮮駐軍一個師團、俄國和華國同樣在朝鮮駐紮一個師規模的部隊,大韓帝國作為獨立國,不受任何一國的保護;俄國將旅大租借地及其附屬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俄國擁有從長春至瀋陽段的中東鐵路及其所屬的一切權利、財產,包括煤礦等,日本擁有從瀋陽至旅順中東鐵路支線及其所屬的一切權利,瀋陽及其周圍地區由日本佔領,日俄兩國均可以在各自霸佔的鐵路沿線地區駐軍,兩國駐軍數量都不得超過三萬人;俄國宣佈取消在東北的一切有違機會主義均等的權益。
與歷史上的普斯茅斯條約相比,俄國還是留有一定的權利,沒有失去全部,特別是在朝鮮地區還保留了一個師的駐軍,從此之後朝鮮進入三國統治時代。另外,俄國也沒有將北緯五十度以南的庫頁島及其附近一切島嶼轉讓與日本。
無論如何,對於俄國來說這不是一個戰勝國的條約。沙俄耗費心血,卻失去了東北大量的權益,尤其是旅順港,這對沙俄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也為之後的紛爭埋下了伏筆。
而《華日舊金山條約》的主要內容包括:
華俄日三國在朝鮮地區利益均沾,各自擁有一個師規模的軍隊,保證大韓帝國獨立地位,任何一國不得吞併大韓帝國。
日本向華國賠償五千萬華元,分三年付清。本金利息總計六千一百萬華元。事實上在條約簽訂後的第一年,日本就完成了賠付,來自西方銀行團的貸款讓日本變得財大氣粗。
日本向華國歸還澎湖列島、琉球群島,在臺灣島地區兩國以西至臺中、東到花蓮為界,華國佔領南方,日本佔領北方,******、赤尾嶼等臺灣附屬島嶼全部交由華國佔領,日本將臺灣、琉球、澎湖等地區地方之權並將所有堡壘、軍器、工廠以及一切附屬公共物件交由華國。
日本在十年內擁有的戰列艦不得超過兩萬噸,裝甲巡洋艦不得超過三萬噸,陸軍數量不得超過三十萬。
華國租界日本鹿兒島港及其附屬地區99年。租金每年十萬華元,華軍駐軍軍費由日本承擔。
華國在濟州島濟州港擁有駐軍權,對濟州島擁有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卓絕利益,如指導、保護、監理的權利,日俄兩國均不得阻礙干涉。
華國擁有對馬海峽的通航權。
本條約批准互換之日起,應按兵息戰。
條約簽訂後羅爾摩長舒一口氣,這樣看來日本還是保留了重新崛起的希望,在朝鮮和東北都保有一定的權益,藉助兩地的掠奪,未嘗不能重新武裝。至於條約中限定的海軍和陸軍數量。羅爾摩對其嗤之以鼻,條約嘛,就是用來撕毀的,將來是什麼樣還不一定呢!
訊息傳回聖彼得堡。臉色鐵青的尼古拉二世下令嚴格封鎖關於舊金山條約詳細內容的訊息,不敗而敗的結局,一旦傳出,對於皇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