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起來的學生們在侯老大的帶領下走到了那處物資發放中心,早已注意到這群人的一名領導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詢問,然後出人意料的拒絕了學生們志願加入艱險隊伍的請求。
“我們充當志願者的請求被學校拒絕,所以我們沒有請假就出發了;我們坐船抵達彭澤後沒有公車,我們徒步走到了抗洪第一線。我們沒有多少錢,沒有帶著多少物資,只有一顆為國出力的心。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拒絕我們的幫助,但我要告訴你,我們會一直呆在這裡,自己找工作!”
三天時間,侯樹仁等人果然從簡單的工作開始做起,他們主動到醫療中心、物資中心、堤壩一線幫忙,和所有的工作人員一樣吃苦受累,頂著風雨、冒著危險奮鬥在前線。僅僅三天,所有人都徹底融入了這個集體,再也沒有人小看這些弱不禁風的文化人。
這次志願者的經歷將伴隨學生們的一生,每一點勞累、每一處疼痛都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即使回到學校後他們被記過處分,他們仍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英雄。即使被同學們追捧,他們仍牢記抗洪時的艱難,低調、沉默而努力。
自從華國建國以來,民眾的遊行似乎成了常態,武漢最大的長江廣場上聚集了超過十萬人的遊行隊伍,他們高喊著“祖國萬歲!”“華國萬歲!”的口號,用嘶吼和沙啞的聲音表達對國家的熱愛,而呂梁要說,民族萬歲!人民萬歲!
天災阻擋不了國家崛起的腳步,反而將人民更緊密的團結起來,將民族情感更好的釋放出來,透過這次抗洪搶險,人們發現不論是哪一個地方,只要是華夏人,就是自己家庭的一員,原來自己對陌生的華夏人抱有如此強烈的情感,原來這個民族能夠爆發強大的力量,原來這個民族並不是沒有前途,而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對汶川大地震時沒能參加遊行集會耿耿於懷,非常希望體驗廣場上幾萬人共同嘶吼出的團結的能量、民族的能量!)
舟山軍港,華國海軍太平洋第一分艦隊正在修整,海軍受洪水的影響不大,為了保證對日作戰的順利,總參並沒有調集海軍官兵參與抗洪搶險。在對日作戰中,太平洋艦隊劃分為三個分艦隊,其中“泰山號”戰列艦和三艘“南海級”巡洋艦、五艘“廣州級”驅逐艦、兩艘大型補給艦組成了第一分艦隊,主要負責在日本沿海巡邏,堵截前往日本的運輸船隻,打擊試圖出海的日本軍用、民用艦船。
第二分艦隊負責護送前往日本九州島的運輸船隻,第三分艦隊與第一分艦隊輪換。第二艘“五嶽級”戰列艦已經於九月份下水,現在正進行海試,由於戰況並不激烈,所以給“華山號”的時間還很寬裕。
“司令,總參密電。”呂海坐在泰山號的艦橋內,端著咖啡悠閒的看著為戰艦刷漆的維修人員。此時是第一分艦隊休整的第五天,戰艦在造船廠內進行修補,船員或休假,或為戰艦補充物資。
“終於來了!”放下杯子,呂海站起來來回踱步,他受夠了無止境的巡邏的日子,即使分為三個艦隊,也很難保證完全封鎖整個日本沿海,在戰爭期間,大量的船隻偷偷進入日本港口,再偷偷駛出,現在日本已經成為走私販子的天堂。受制於艦船數量稀少,很大一部分船隻能夠成功躲過華國海軍的封鎖,這也是日本能堅持這麼長時間的主要原因。
為了最大限度的打擊走私,海軍各艦隊很少有休息時間,穿梭於日本沿海,致使艦船出了很多問題,對船員計程車氣也是個打擊。現在看來,可以肯定這樣折騰的日子即將結束了!
“命令,結束休假狀態,明天上午十點前完成艦船修補、集結和物資補給,不得延誤!”時間緊迫,呂海不得不下達不講人情的命令,他知道造船廠的工人可以在今晚就完成修補,問題在於休假的官兵,相信傳達命令的軍官和士兵要費不少功夫才能找到分散在舟山各處的官兵,比如酒店、靶場、妓院、俱樂部、球場等等可以發洩士兵精力的地方。
第二百二十九章炮轟東京
12月1日晚上八點,“泰山號”大副勞文池從軍官俱樂部被召喚回來後,前往與分艦隊軍官艦橋聽取呂海的任務簡報,之後懷著激動的心情到碼頭準備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
八點十五分,一個車隊透過崗哨抵達碼頭,這是五輛軍用越野、四輛挎鬥摩托、一百五十輛十**卡和一輛裝甲運兵車組成的強大軍用車隊。在兩名海軍士兵的指揮下,車隊秩序的停在碼頭倉儲區。
幾名身穿黑色華服的壯漢走下打頭的越野車,四處觀望。勞文池知道那是自己的目標,快步走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