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貸款,北洋早已崩潰,絕不是現在的樣子。即使如此,袁世凱也是苦苦支撐罷了,他在等一個時機,這個時機就是呂梁開啟南北和談,這樣一來不但能保全北洋,還可以將爛攤子拋給呂梁。
“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定要讓崧生辦好此事,最好能借容閎直接見到呂梁,透過容閎表達我們的意思也算是第二個選擇。總之,我們不能再等了。”袁世凱說出此話後,屋內一陣沉默,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北方爛成什麼樣子,朝廷從上到下,從王爺到縣令,都在拼命撈錢,試圖挽回股票的損失。民間用民不聊生來形容再恰當不過,至於河南旱災,這件事根本沒有擺上議程。
“大人,依我看,咱們也不能幹等著呂梁發出訊號,也得主動做些什麼,好讓呂梁明白!”楊度賊兮兮的說道。
“哦,咱們不是派出梁敦彥活動嘛,難道讓我公開說明願意和談?那與投降何異,到真正談判的時候我們拿什麼來爭取利益?”
“非也,大人,我指的是朝廷。太后去世後朝廷一盤散沙,那些滿人只不過是等死罷了,為什麼我們不去推他一把,乾脆讓他退出去呢?”楊度語出驚人,這種想法在每個人的鬧好中都浮現過,但立刻又被“大逆不道”之類的詞趕走,文人最重視氣節,即使屬於北洋集團,口頭上也會說忠於朝廷。
沒想到最後這句話竟然被所謂的“國學大師”楊度說出來,不能不讓人驚訝。在暫時的沉默後,有人發現了袁世凱微妙的表情,頓時反應過來,這個楊度才是聰明人!他根本就是替袁世凱說出這話!
於是第二個幕僚開口了:“皙子所言極是。我們一旦迫使清廷退位,那麼北方就有大人完全做主,再也沒有其他人在背後指手畫腳。之前南方顧忌的,無非是與我們和談後朝廷的態度罷了。如此看來,此舉大大有利於國家之和平,乃是惠利萬民的舉動,請大人一定要同意啊!”
此後屋內立刻熱鬧起來,有人從戰略全域性的角度分析。有人從歷史的角度分析,更多的老學究則咬文嚼字、搖頭晃腦、引經據典,綜合起來就會發現,清廷不退位就是罪大惡極,甚至有人用“從龍”這個詞來試探袁世凱的態度,立即被袁世凱阻止。
當皇帝啊,誰不願意,袁世凱當然也想,不過也就是想想罷了,自己願意、手下願意管個屁用。怎麼不問問南方五十萬大軍願不願意?
“老夫乃是國之棟樑,以毅勇侯(曾國藩)、李中堂為榜樣,從朝鮮開始,朝廷就待我不薄,爾等這不是陷我於不仁不義境地?此事休得再提!”雖然嘴上這麼說,但眼角的笑意誰都看得出來。
“大人忠孝仁義舉世無雙,我等佩服。不過識時務者為俊傑,滿清早已沒有統領天下之能力,為了萬民,還請大人深思啊!”說著楊度跪倒在地。就差沒說出“皇上”來了。
其餘人也隨之跪倒,袁世凱笑著一一扶起,說道:“此事事關重大,爾等先盤算一下。等梁敦彥那邊的酒會結束,看看南方到底是什麼態度後再作打算。”
這就是讓手下們開始制定計劃,準備滿清退位之事了,眾人大喜。到時候滿清退位,國家不能一日無主,還得有皇帝啊。袁世凱是皇帝,自己等人不就是身邊的親信大臣嘛!至於總統,那玩意是洋人叫的,跟皇帝有什麼區別,還是皇帝好,咱們華夏幾千年來都叫皇帝,傳統怎麼能輕易改變?
三日後,梁敦彥帶著袁世凱殷切囑託,欣然前往上海自強連鎖大酒店。在袁世凱的密電中,稍稍透露出逼迫滿清退位之意,此事梁敦彥是同意的,不過一同發來的楊度的密電就讓梁敦彥無法贊同,楊度的意思雖然隱晦,但也能明白,那就是滿清退位後,必須再有一個帝王領導國家。
狗屁!白日做夢的國學大師,整天就做著皇帝夢,現在這個時代是皇帝的時代嗎?看看上海滿大街的高樓大廈、滿地跑的汽車電車、江裡遊的巨型輪船、郊外數不清的大型工廠,那些人就像是井底之蛙,閉著眼睛不管外邊世界的變化,沉醉在自己編織的世界裡,坐著皇帝大臣的美夢!
讓人悲觀的是,似乎自己的主子,袁世凱也有這樣的打算,這讓梁敦彥覺得自己是明珠暗投,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成了華國的階下囚。回想自己從1904年九月和楊度到武漢並於章臺炎交談,無功而返後袁世凱命自己常駐南方,最好與華國上層、甚至直接與呂梁接觸,尋求保住北洋集團的方法。但是在這裡呆的時間越長,越覺得這是件不可能辦到的事,越覺得這裡才是國家的希望所在。
甩開亂七八糟的想法,現在最重要的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