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槍支收繳順利進行,經過統計,1901年底時臨時政府共收繳槍支十二萬三千支,彈藥無數,發放持槍令六百多枚,逮捕違抗者三百多人,其中三十六人被當場擊斃。由此可以看出原世界那些革命黨和游擊隊的槍支彈藥從哪裡來的了。
呂梁並不是完全禁止民間擁有、使用槍支,部分地區的獵戶被髮放了特別持槍令,但他們的槍支都被登記在冊,如果丟失或者買賣,將追究其責任。他主導的保安公司也隨之成立,提供多方面的安保服務,其成員也大多是退伍士兵。另外,三十多家射擊俱樂部建立起來,只要支付很少的費用——彈藥、槍支磨損、人工等支出,就可以在俱樂部體驗射擊的樂趣。
收繳槍支的同時,滿人問題也擺在了呂梁的案頭。他不能不重視,因為《揚州十日記》、《猛回頭》、《警世鐘》等刊物的流行,民間和革命黨中對滿人的敵視態度非常強烈,這種瀰漫在民間的情緒甚至影響到了清廷上層。面對“革命派滿”的呼聲和日益壯大的革命勢力以及越來越重的民族危機,滿族統治者開始意識到民族隔離政策的危險。為了使人口占少數的滿族在以後的排滿革命中不被清算和遭受種族滅絕,清政府開始考慮放棄滿族血統,主動融合到漢族之中。原世界的1901年底,慈禧太后下令廢除“滿漢不通婚”的祖制,甚至對許多人不留辮子視而不見。
但滿清的政策並不能避免被清算的命運,原世界中太平天國運動使南方滿人慘遭屠殺,廣西、兩湖、兩江等省都出現了大規模的屠殺事件,洪秀全“嚴種族之辯”,命令凡是太平軍佔領的地方,所有滿人一律格殺勿論。辛亥革命後各省紛紛宣佈**,並分別發生了規模不等的革命排滿事件,以示與清廷徹底決裂。
呂梁並不排斥排滿,他認為當初滿族全民皆兵,而且佔領中原後屠殺的漢人不比排滿時少,算起來所有的滿人都犯有戰爭罪。只是現代人的思維讓他不能接受屠殺所有的滿人,他的意見是滿人上層當然不能放過,讓中下層滿人透過勞動贖罪,畢竟他們之前也只是好逸惡勞,坐等朝廷供養,罪不至死。
此時的廣東滿人集中在廣州,大約有三萬多人。武裝起義後他們主動派人向臨時政府投降,表示願意獻出財物,只要保住性命即可,如果可能的話他們願意主動離開廣東。呂梁當然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他們,之前沒時間處理,現在必須做出決斷。
為解決此事,呂梁特意召集了章臺炎、梅德龍、周樹人、吳石敏等代表各個階層的普通人,詢問他們對滿人的態度。沒想到就算是最理智的周樹人都不反對消滅那些滿人,此時的他還是年輕,與大部分人一樣將國家、民族的沉淪之罪責全部推到了滿人身上。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要不是滿人國家何至於此!我在廣州呆的這段時間對振國黨的理念最深的就是,用暴力推翻舊社會、打倒一切不平等!難道滿人和滿族統治者不是根源所在嗎?如果革命不能清除滿人,何談成功?”章臺炎的態度最激烈,幾年前的維新運動讓他徹底失望,走上來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不一樣的道路。
眾人七嘴八舌,意見基本一致,那就是滿人必須被清除,不然革命就不徹底。呂梁很理解這些人的看法,漢人被欺壓太久,大部分人麻木不仁,但一旦覺醒就會表現的非常激烈。
“是的,國家落後、民族沉淪,滿族統治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僅此而已嗎?我認為國家的落後是整體的落後,而不是僅僅因為統治者。西方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到資產階級革命,再到蒸汽革命,我們從硬體到文化上全面落後。明朝末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就已經統治了大海,荷蘭、英國紛紛登上舞臺,在大海上爭奪殖民地,國家紛紛崛起,最終用大炮轟開國門。我們的民族被歷史拋在了後面,漢族統治時期也不見得國家有何崛起的跡象,要不然怎麼會被小小的滿族擊敗並統治幾百年?我們革命是要尋找落後的根本原因,並根據這些原因奮起直追,而不是單純的復仇、屠殺。當然,滿族罪孽深重,不能簡單的放過,所以我建議上層統治者接受審判,下層滿族人在軍隊的監護下勞作贖罪,至於審判的結果和贖罪的時限、強度都可以商量決定。”呂梁不允許大規模的民族報復行動演變成無節制的屠殺,滿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接受中華民族的概念,國家崛起需要所有國民的努力,這個國家不單單是漢族人的國家。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後世的教育讓他認為民族主義應該是中華民族的主義,而不是漢族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只會讓國家陷入動亂,讓敵國偷偷開心。原世界中呂梁曾看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