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用鐵和血,捍衛德意志人民的榮譽!”

“德意志級戰列艦並不是我們的終點,我們的造船廠將繼續設計建造更強大的戰艦,建造更多的戰艦。在此,我要求我的臣民們,在你們的崗位上發揮你們的能力,開採更多的礦產、收穫更多的糧食、冶煉更多的鋼鐵、製造更多的機械!”

“偉大的德意志帝國,萬歲!”

第三百四十章

1908年9月,一列裝甲列車從蘭州站隆隆駛出,一頭扎進廣袤遼闊的大西北。這列鋼鐵怪物是人類創造與破壞力的完美結合,1906年7月開始設計建造,1907年5月投入使用。總參將裝甲列車部隊單獨成軍,成立裝甲列車軍,後續將生產相同型號的另外三輛裝甲列車。

這種耗費資源的怪物得到了陸軍的好評,在遼闊的北方,確實需要一種機動能力強、破壞力大的武器,尤其是對付俄國人的要塞,這種裝甲列車攜帶的重型火炮能為陸軍提供強有力的火力支援。

當然,每一輛裝甲列車都造價不菲,一輛裝甲列車的鋼材用量就可以生產十輛以上的t01坦克。在北方几大工業基地初步完成之前,在北方鐵路網建成通車之前,華國還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供裝甲軍揮霍。

北方眾多專案按照時間表推進,甚至大部分都出現了超出時間表的趨勢,這讓軍隊換裝計劃得以在1908年就可以開始。比如裝甲列車下面的這條寬軌鐵路,屬於華國腹地東西大動脈之一,東起連雲港,抵達甘肅蘭州後繼續向北,按照工程計劃,這條鐵路將一直延伸到新疆的塔城,並在新疆建設多條支線鐵路。

受制於資源不足和新疆地區的落後,施工隊無法採取兩頭同時施工、或分段施工的辦法加快進度,只能一點一點的前進。而且沿途需要建設的橋樑、穿越的隧道、跨過的沙漠戈壁等都需要解決,從1906年8月開始施工,到1908年9月,兩年零一個月的時間就將鐵路修至玉門,已經值得慶賀了。

值得慶賀的事情還有更多,坐在裝甲列車專門為大總統加掛的豪華車廂裡,呂梁正在批閱各地送上來的檔案和彙報。從三個月前從武漢出發後,呂梁就一直在火車上辦公,而檔案和彙報也跟著火車走遍了半個北方,實地察看了北方這近兩年時間的建設成果。

望著窗外的戈壁灘,呂梁停下筆,有些出神。北方從戰後恢復到經濟建設,只有了一年零十一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自己預想的高度,的確讓人振奮。戰爭準備早點完成,國家就可以更完美的發揮戰爭潛力,面對將來殘酷的局面,自己的把握就更大。

在北方,新建的東北工業基地、山東工業基地、京津工業基地和山陝工業基地讓華國的工業產值增加兩倍,北方豐富的資源不是南方可以比擬的,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等礦產資源,華國年鋼鐵產量截止到1908年9月已經達到3500萬噸,位居世界第二;而且鞍山特種鋼鐵廠、鄂爾多斯特種鋼鐵廠和章丘特種鋼鐵廠可以為經濟發展和軍隊提供充足的特種鋼鐵。在這樣的產量下,鋼鐵需求也僅僅達到供需平衡罷了,進入戰爭時期後對鋼鐵的需求還會增加,也就意味著華國鋼鐵工業還需要不斷擴大,各大鋼鐵廠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已經規劃到十年以後。

另一個受到呂梁關注的是北方的交通事業,尤其是鐵路,華國這兩年生產的鋼鐵,近半被鐵路這個巨獸吞噬。海軍、陸軍等餓得嗷嗷叫,卻一直得不到補充,在1909年之前,一切都要為經濟建設讓路。

跨過長江、連線南方鐵路網,新建鐵路南北方向主要有:從武漢、經鄭州、邢臺、邯鄲、天津到北京,然後向東北經瀋陽、長春,一直到哈爾濱;另一條從南京出發經蚌埠濟南到北京,從上海經南京至北京。建設難度最大的是成昆鐵路,穿越蜀道的鐵路工程,大部分由菲律賓勞工完成,此工程死亡人數不詳,幾百年後都沒有解密。另外南北穿越山西、陝西的支線鐵路、各省的支線鐵路等等都已經完工或接近完工。

東西線的鐵路中,貫穿東西的中央大鐵路已經修至玉門關,預計在1909年10月就可以抵達鐵路的終點。從青島至鄂爾多斯、唐山至鄂爾多斯等也已建成。華國鐵路網初步形成,通車裡程5萬公里,成為華國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公路建設的成就更能被普通民眾感受到,連線城市之間、地級市與縣城之間的鋼筋水泥公路,連線鄉鎮之間的瀝青路,已經出現在北方百分之七十的地區。華國成為世界上公路建設成就最高的國家,而且這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完成的,被國人譽為世界建設奇蹟。相應的,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