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哥一般的關係。那個啥,池螫針啊,會後邀請華國駐朝鮮領事鄧朝先生,我會親自向他解釋我們的行動,並請求華國的支援。”
本來就沒想撇開華國,也無法撇開華國,劉在世召開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試探眾人對於華國的態度。目前看來除了宋知曉之外,所有人都沒有在乎華國的態度,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說明高層內部沒有受到華國太大的影響。即使內部有矛盾,也比華國掌控自己的命運好!至於宋知曉,一個女子,她的影響力早晚會消除,只要找個機會讓自己人擔任物資管理處處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消弱華國對朝鮮的影響。到時候高層知道朝鮮是華國的支援才能維持,中下層卻只知道是因為我劉在世,你們才沒有被餓死!
散會時池螫針小聲的嘟囔幾句:“這群孩子們吶,根本沒有把我放在眼裡嘛!我這個老大哥看起來一點威望都沒有,失敗啊,失敗!”
板門店武裝衝突後,華國駐朝鮮領事鄧朝就將相關資訊傳回了國內,然而隨著朝鮮局勢越來越緊張,國內至今沒有明確的答覆,這讓鄧朝心急如焚。尤其是昨天池螫針邀請自己參加晚宴,期間劉在世向自己隱晦的提出了主動攻擊大韓銘國、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意思,鄧朝無法當場答覆,只能想辦法拖延。
之後鄧朝敏銳的感覺到了劉在世、金鐘虢等人正在試圖脫離華國的控制,之前的談話就是最明顯的訊號。之前有什麼事,不管大小,劉在世總是先與自己商議,但這一次沒有。看池螫針、金鐘虢等人坦然的表情,說明他們早已在內部達成一致,才向自己透露訊息。
鄧朝應該感到幸運,劉在世沒有發動戰爭後才通知自己!朝鮮不可能脫離華國單獨存在,沒有華國的支援,朝鮮將在一個月內崩潰。但是,他們的領導人野心越來越大,失去控制的劉在世將給華國造成巨大的麻煩。
問題是華國不可能放任朝鮮共和國不管,朝鮮半島的戰略地位極其特殊,它頂在華夏的眉心上,時時刻刻威脅華夏的安全。歷史上日本屢次入侵華夏,都是透過朝鮮為跳板進行的。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幫我聯絡宋知曉,我要知道他們內部到底發生了什麼!國內為什麼還不傳來命令?難道等著戰爭爆發才會重視嗎?”鄧朝對手下陳赤赤下達命令後忍不住發火,以他的能力,似乎不足以控制這麼大的局面。
“老大,宋知曉過來了!”就在這時,鄧朝手下王撿漏進來彙報,不用鄧朝派人,宋知曉已經主動跑過來,即使宋知曉再懵,也知道目前局勢的緊張。
宋知曉走進屋子,摘下頭上的帽子、臉上的口罩,一臉緊張的看著鄧朝。作為曾經刺殺日本首相的一員,宋知曉具備一些秘密行動的素質,知道最好不要讓別人發現自己來見鄧朝。
“劉在世、金鐘虢已經做好打算開戰,只是因為我的阻攔,暫時沒有下定決心。軍隊的進攻缺乏不少物資彈藥,這是制約他們下定決心的關鍵。但我不知道後勤的問題會阻止他們多久,我隱瞞了部分後勤倉庫的物資數量,實際儲存的物資可以提供三十萬軍隊一個半月的作戰消耗,這足以使金鐘虢下達進攻命令。”
鄧朝安排人送走宋知曉,向國內彙報情況後再次詢問國內的應對辦法。其實國內也因為朝鮮問題亂作一團,大量資訊送到呂梁的裝甲列車上,所有人都在等待呂梁的決定。而呂梁卻因為是否開戰猶豫不決。
“呂敏,你幫我分析一下,看看有什麼辦法化解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智囊參謀們不在身邊,呂梁只好讓透過呂敏的分析,嘗試開啟自己的思路。
“是的首長。我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日本和美國會不會武裝干涉朝鮮戰爭,我們無法控制劉在世、金鐘虢等人使其放棄武力統一的想法,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卡住物資供應以威脅劉在世,但據我所知,朝鮮已經儲備了大量的物資,至少可以使朝鮮共和軍一個多月作戰使用,朝鮮鄧朝傳回的情報也證明了這一點。”
“既然戰爭不可避免,我們就只能想辦法儘快的取得戰爭的勝利。大韓銘**隊戰鬥力不強,金鐘虢的軍隊就可以解決他們,如果美國和日本干涉,恐怕朝鮮軍隊難以抵擋。”
呂梁點點頭,呂敏的分析讓他的思路清晰起來,日美干涉的手段決定了華國的行動方式。如果朝鮮在日美的聯合打擊下失敗,華國只能派兵進入朝鮮戰場,這樣一來戰爭的規模不會小,而且很有可能演變為中日美國家之間大規模的戰爭,這是華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另一種干涉手段是日美向大韓銘國提供支援,然後透過朝鮮共和國和大韓銘國打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