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以難以置信的速度突擊到了默茲河畔,趁著守軍疏忽一口氣攻下了重要的大橋,第一裝甲師的鋼鐵洪流僅僅用了三小時就突破了默茲河防線,他們現在正向著色當前進,而那裡,可以說是英法聯軍後方的交通重鎮。
為了配合小毛奇的進攻,施裡芬命令克盧克將軍的集團軍和比洛將軍的集團軍拼命拖住法國人和英國遠征軍的主力,不使其南下增援。命令希林根將軍的部隊向阿爾薩斯和洛林方向的法軍發起牽制性的進攻,為小毛奇攻佔色當、截斷英法聯軍後翼創造條件。
此時的英法聯軍指揮部裡吵成一團,平日裡像個聖誕老頭一般慢斯條理的霞飛也嚴肅的站在作戰地圖前。
“德國人出現在色當,就意味著聯軍在比利時的退路被截斷,這是我們無法容忍的,必須立即派出大軍圍剿這支軍隊,保護後翼的安全!”特意從前線趕回來的英國遠征軍統帥弗倫奇爵士大聲道。
比起戰役程序,弗倫奇更關心英國遠征軍的安危,這近二十萬大軍是英國的全部陸軍精銳,一旦出現什麼意外,弗倫奇承擔不了可怕的後果。
霞飛揮揮手製止了眾人的爭吵,爭吵的焦點集中於是否派兵圍堵小毛奇的集團軍,不過佔上風的觀點是法軍趁機攻入德國境內,這是弗倫奇著急上火的主要原因。
法國人對於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執著讓人同情,他們為了報復上一次戰爭的失敗,每一個法國人都憋著一口氣要奪回那些地區,並攻入德國境內一雪前恥。霞飛同樣如此,他將聯軍主力一分為二,北部法軍與英國遠征軍一起防禦德軍主力,集中了大部分坦克的右翼主力則趁機突破德法邊境,攻入德國境內。
看著地圖,霞飛像是下定了決心,他將目光轉向弗倫奇爵士:“根據情報,德國人在邊境地區兵力薄弱,而在比利時和荷蘭進展緩慢,他們無法突破聯軍在北方的防禦線,我們可以抽調一部分兵力圍堵冒進的小毛奇兵團。然後集中兵力從德法邊境地區進攻,迫使德國人後撤防禦其核心地帶。”
霞飛的觀點代表了大部分法國將領的意見,甚至是整個法國的看法,他們對報仇雪恨有異常堅定的執著。最終弗倫奇被霞飛說服,其實最終說服弗倫奇的不是法國人報仇的心情,而是荷蘭和比利時一系列要塞防禦工事。德軍主力已經被堵在那裡好幾天,看樣子沒有什麼有效的手段突破防禦線。
命令從聯軍指揮部下達,法軍第三集團軍受命南下,不過速度非常緩慢,似乎一點都不擔心色當將被攻克。第三集團軍司令官魯瓦中將甚至希望色當成為吸引小毛奇軍隊的焦點,從而為第三集團軍全殲這支部隊創造條件。除了第三集團軍,色當地區還有兩個師的法軍,從巴黎出發的第5後備軍也將充實那裡的兵力。
局勢並不像霞飛期盼的那樣順利,右翼的第一、第二集團軍向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發動進攻,充當先頭部隊的福煦兵團在莫郎地區受到德軍的堅決抵抗,不能存進,德軍巴伐利亞****斐迪南率領的第六集團軍趁機發動反攻,法軍左右兩翼在德軍的猛攻下敗退。法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德卡西特爾打算繼續撤退,被堅信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福煦阻攔,這一建議被德卡西特爾接受,於是法軍發動反擊,暫時擊退了斐迪南的第六集團軍,穩住了戰線。但同時法軍也暫時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第四百零二章不受重視的傘兵
而在霞飛非常放心的北方戰場,同樣出現了讓人失望的局面,德國人神奇的攻克了荷蘭和比利時的幾大要塞,荷蘭的德軍出現在了鹿特丹外圍,英國通往荷蘭的快速運輸通道面臨被截斷的危險。比利時的德軍也突破了默茲河防線,殲滅列日要塞的比利時守軍,大踏步的向布魯塞爾進發。
原本要派出更多部隊圍堵小毛奇兵團的打算也因為德軍的突破戛然而止,聯軍主力面對狂飆突進的德軍,不得不收縮防禦,構築工事,法國西北部的馬恩河即將成為主要戰場。
多條情報彙集到聯軍指揮部裡,霞飛驚訝的看到前線指揮官用了“從天而降的德軍士兵”這樣的詞彙。這是什麼?霞飛問了一圈都沒有軍事參謀知曉,難道是上帝派來幫助德國人的?
在德意志帝國陸軍中,有一個軍種比裝甲部隊還不受重視,獲得的資源最少,不僅沒有施裡芬元帥的關注,也沒有貴族將領支撐。它不過是皇帝陛下威廉二世一時興起,在華**官的建議下命令成立的,除了威廉二世的興趣,更多的是照顧華**官的面子。
第一傘兵師裡的德國官兵也對這個兵種沒有多少信心,所以這支部隊的師長竟然是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