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坦克受到威脅,擲彈兵已經有兩人被擊中。

沒那麼容易撤退,攻擊小樹林的李飛和後面的擲彈兵還好,分佈在日軍陣地內部的擲彈兵們很難短時間內聯絡上。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小小的村莊裡竟然有如此多的日本士兵,他們像土撥鼠一樣鑽出來咬上一口,然後迅速退回去。即使沒有大口徑反坦克炮,炸藥包、反坦克地雷、集束手榴彈等同樣可以對坦克造成不小的傷害。

可以說李飛的指揮出現了失誤,其實早在看到日軍三門反坦克炮時就應該想到,擁有這個數量反坦克火力的話,裡面的步兵也不會少。長久持續的勝利讓華軍軍官和士兵們都帶著些驕傲情緒,輕敵的思想非常普遍,但殘酷的戰鬥證明,不可以輕視任何一個對手。

幸運的是一個連的擲彈兵及時趕來支援,營部接到李飛的求援請求,機械化的步兵乘坐裝甲車和卡車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殲滅這股日軍並拯救陷入危機的李飛等人。

不過沒人為勝利歡呼,三輛豹式坦克中,114號坦克最完好,只是車體上佈滿彈痕,113號和115號坦克都被炸斷履帶,好在其他部位沒有受損,停在原地可以充當固定火力點,要是支援再晚一點,打光了彈藥的他們就要鑽出坦克像步兵那樣作戰了。

損失最慘重的還是伴隨攻擊的擲彈兵們,三十五名精銳擲彈兵傷亡十七人。輕敵和冒進讓華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這一天的進攻中不僅僅是李飛一部,其餘部隊或多或少的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雖然達到了戰役目的,但較大的損失本來萬全可以避免。好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華軍終於正視對手。

戰爭吸引了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眼球,也與大部分人息息相關,在日本列島,政府已經發布了“全民******”,要求國民不分男女老少,皆需為帝國之命運奉獻一切。在歐洲,比利時、德法邊境、東部邊境和巴爾幹地區的人民同樣切身體會到了戰火的滋味。在美國西海岸,人們為華軍的威脅膽戰心驚,逃亡東海岸的富豪越來越多。

只是能夠親身經歷戰火的普通人還是少數,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人民還是享受著和平,比如在華夏,國土安全和良好治安讓他們可以在大後方享受不錯的安全感。就在世界大戰日益激烈的時候,華夏西部,一列蒸汽機車正在“況且況且”地西行,隨著鐵路周圍綠色越來越少,火車也逐漸進入荒涼的戈壁沙漠地帶。

鐵軌兩側寬闊的風沙防護帶和鐵路一起延伸,不遠處工人們正在修建第二天鐵路,使這條連線東西的大動脈變成雙規鐵路。華夏政府對外的解釋是西部、尤其是新疆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華夏工業急需的東西,礦產、石油、棉花等等,因此需要擴大運輸量。這個解釋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這幾年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以石油開採、礦產開採為核心,吸引了大量內地工人和技術人員前來就業。遍佈天山南北的棉花種植園需要海量的勞動力,水利設施逐漸完善使這裡成為華夏最大的優質棉花種植基地。

“華夏實在太廣袤了,和我們俄羅斯母親有的一拼,從哈爾濱出發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天了吧,火車還沒有走出華夏的國境。”火車某個車廂裡,兩個鼻樑高挺、眼窩深陷的老毛子很是引人注意,好在呆在火車上的時間長了,人們的好奇心也逐漸淡了下去。

“還好吧,從西伯利亞大鐵路走耗費的時間更長,起碼長几倍。不過我們的任務是到哈薩克草原,在那裡呆上幾個月後再返回聖彼得堡,乘坐華國的火車更方便。”另外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對他的年輕助手回應道,不過他的心思似乎不在和同伴的閒聊上,眉頭緊皺的他看起來有不少心事。

“鋼鐵同志,有什麼事情嗎?”另外一名華夏人同伴陳慶同心思細膩,向鋼鐵問道。

“呵呵,沒什麼,就是擔心。擔心我的俄羅斯母親經受太大的苦難,現在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正在和我們的國家開戰,邪惡的沙皇帝國荼毒著俄羅斯母親、壓迫著我們的人民,很想加快腳步,將受苦受難的人民解救出來!”

有些話鋼鐵是不會對這個陳慶同說的,他一開始就不同意讓這個華夏人跟隨自己,不過那是武力揚諾夫的意思,自己不能違背。對於這個陳慶同,鋼鐵心裡極端討厭,要不是他擅自在華夏國內張揚的開展工人運動,組織在華夏的小動作就不會被發現,能獲得的利益更大,說不定一舉推翻華夏資產階級統治,建立斯拉夫人在幕後控制的強大國家,那麼以來依託華夏就能輕易推翻沙皇帝國的統治!

當然,現在那一切都變成了空想,而且還要歸罪與這個陳慶同,鋼鐵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