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以破竹之勢,乘勝繼續南下,一路狂勝。
三天後進入臨汾,兩天後,到達絳郡,前面又是一大關,這一關的老鬼,卻有一個白面書生,難道書生也來打仗?
鎮守絳郡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絳郡通守陳叔達,一個是正平縣令李安遠。
陳叔達兄弟,是當年陳朝陳宣帝的第十六個兒子,頗有才學,在南陳時,被封為義陽王,據說此人,很有才學,十多歲時,有一次吃飯,即興作詩十首,揮筆而就,被人們贊為奇才,爭相傳頌。
隋滅陳後,陳叔達鬱郁不得志,直至大業年間,被一向以天下文采第一自詡的楊廣看中,讓他做了中書舍人,後來又讓他做絳郡通守,直到今日。
李安遠是隋雲州刺使李徹之子,少年時,是個紈絝子弟,和李淵有些交情,後來繼承了老爸的爵位,為城陽公。
李安遠是想投降的,可是很無奈,陳叔達掌權,他想投降也沒用啊,他只好裝病,窩在家裡不出來。
陳叔達雖說和楊廣的父親楊堅有家仇國恨,可是他也是個讀書人,受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毒害太深,楊廣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仍是想著報效楊廣,他想為楊廣站好最後一班崗!
李淵給陳叔達寫了兩封勸降書,陳叔達看了看之後撕掉了,李淵也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人,既然你看不起我,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李淵聚集重兵攻城!
結果可想而知,三下五除二,李淵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絳郡拿了下來,李淵進城後,先去看望了老朋友李安遠,封他為正平縣公,陳叔達被五花大綁的押來,嚇得渾身直打擺子。
就在陳叔達以為李淵要殺自己的時候,李淵笑著蹲下去替陳叔達把繩子解了,還說一些道歉的話,這下子陳叔達真的是肝腦塗地啊,一個勁地說要為李淵拼死效忠,李淵看到達到了目的之後便授予他為大將軍府主薄,封爵漢東郡公,令他與秘書溫大雅同掌機密。
李淵之所以這麼對陳叔達,那是因為聽說陳叔達是個大才子,李淵覺得陳叔達還有用!
陳叔達歸順李淵之後,這唐軍全軍上下的軍書、教令和文告很多都是出自陳叔達之手,陳叔達成了李淵的筆桿子。
攻佔絳郡後,李淵率義軍折後西進,幾天的時間,李淵到達龍門,前面就是黃河了。
李淵準備強渡黃河,可是如何渡河,也是個大問題,因為河東還有一頭猛虎,在張著血盆大嘴,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呢,那頭猛虎便是屈突通!
李淵怕屈突通乘他渡河之機進行襲擾,於是派出間諜,四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