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所以,穆羽已經去找穆義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

楊玄感的叛軍已經發展到快五萬餘名士兵了。

這樣的速度是驚人的,這才多久的功夫啊?竟然已經是有了五萬人,要是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等到楊廣迴轉,楊玄感的叛軍該有多少啊?

難以想象!

楊玄感分兵五千把守慈道,五千人把守伊闕道,派韓世率三千人包圍滎陽,派顧覺率五千人攻取虎牢,虎牢隋軍投降,楊玄感任命顧覺為鄭州刺史,鎮守虎牢。

戰爭暫時進入了僵持的階段。

這中暫時的僵持很快就要被打破了,不因為別的,只因為那五路大軍!

眾多的訊息隨著出出進進的斥候傳了回來,楊玄感的臉色一天比一天難看,李密臉上難看,可是心中卻是很高興。

不因為別的,只因為現在的局勢已經證明了自己先前說的是多麼的正確,同時也證明楊玄感是做了一個多麼愚蠢的決定!

楊玄感和李密之間出現了隔閡,甚至可以說是分裂!

促成這種局面的正是李密那取天下的三計!

當初李密給楊玄感出了三計,上策中策下策,楊玄感這個人才聽完李密的三策之後直接就決定用下策。

楊玄感這麼做把李密氣地差點就吐血了,倆人是至交好友,李密做的一切都是從楊玄感的好出發,沒想到自己做好事,可是人家卻是不領情!

這下策便是取東都洛陽!

按照李密的下策,取東都那是要雷厲風行的,這下策的關鍵就在一個字,快!

就在一個快字上面,可是楊玄感偏偏就沒有在意這個快字,所有有了今天僵持的局面!

現在的楊玄感當然明白自己做出的決定是有多麼的愚蠢,正是因為他明白,所以他現在有些怕見到李密。

他怕李密的眼神,那種眼神似乎就是在譏笑他,這讓他很不舒服。

現在的楊玄感能不和李密相見,那便是不見,反正他已經有了新的謀士了。

那謀士不是別人,正是那韋福嗣。

韋福嗣也許並不是什麼名人,可是他老子卻是隋朝的大名人啊,先帝還在的時候的大名人啊。

韋福嗣是韋世康的次子,因為他父親韋世康的名聲,被楊廣封為內史舍人,這次更是在東都領兵。

韋世康的名聲非常的好,一官難辭說的就是他了,先帝時期他先後擔任過禮部尚書、吏部尚書。

很會做人,他為人很低調,生活節儉,謙虛待人,不慕權貴,又善於成人之美,別人做了好事,他就大力宣傳,好像自己做了好事一樣。別人有過失,他妥善遮掩,不肯隨便議論,以別人的過失成就自己的名望。

擔任吏部尚書時,有選拔賢能的職責,他處事公道,不肯私下接受別人的請託,提拔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的,深受大家的讚許。

母親去世後,韋世康辭官守孝。但是先帝沒等他守孝期滿,就命他上任。韋世康再三推辭,先帝也不肯答應,只好繼續做吏部尚書。

後來,韋世寬又做了幾任地方官,回朝後,仍然擔任吏部尚書。

但韋世康實在是想退休了,一次,在先帝的酒宴上,韋世康正式提出了辭官的請求,說我老了,想退休;先帝說,你就是躺著,也得替我再幹幾年。

當時天下共設四處總管,幷州總管是漢王楊諒,益州總管是蜀王楊秀,揚州總管是晉王楊廣,全是隋文帝楊堅的親兒子,只有荊州總管,任命了異姓的韋世康。從這也看的出來,當時的額韋世康是多麼地受先帝楊堅寵幸。就是因為這樣的寵幸,所以韋世康一直在荊州幹到死。

韋世康死後朝中有傳聞,說韋世康之所以多次辭官,一方面是性格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是宇文氏的女婿,與前朝關係密切,擔心受到誅殺。

這第二點的傳聞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只要是稍微聰明的人都看的出來,韋世康受到楊堅的眷顧已經是非常之非常了,怎麼可能還擔心因為前朝駙馬的身份而遭到誅殺呢?

韋福嗣在東都跟隨衛玄出戰楊玄感的叛軍,敗於城北,被楊玄感抓住了,當得知韋福嗣的身份之後楊玄感是大喜過望啊,雖然韋世康已經死了,可是名聲還在啊,如果像韋世康這樣的名流,這樣在民間有著極大威望,有著極好名聲的人的兒子都支援自己,那麼可想而知,可你的那個有更多的人來投靠自己啊!

一番接觸之後楊玄感是大喜過望,他發現這韋福嗣不是尋常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