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可以達到削弱南宋地戰略目的,其中的好處忽必烈自然明白,笑道:“忠和非朕之臣,朕之舌也,朕也是這麼想。 朝廷在中原新徵召的軍隊已經訓練完成,可以派上戰場了,朕就命令張弘範,史天澤,阿術他們抓緊時機開戰。 關中之事就盡託忠和了。 ”
蒙古在江南損失百萬大軍,兵力大耗,一時間也難以發起進攻。 好在南宋也沒有實力馬上北伐中原,給了忽必烈重整軍備的時間。 在中原大規模徵召丁壯入伍,訓練完成,準備開始大舉進攻。 (按:有朋友提到蒙古軍隊究竟有多少人地問題,要是你把蒙古軍隊只理解成是蒙古這一個民族組成的軍隊,的確不多。 一個大帝國,他的軍隊決不止一個民族,還會有其他的民族。 只是漢軍二字我一直不想提起。 現在還是不想提起。 )
在蒙古歷史上就沒有損兵折將上百萬地先例,要是忽必烈不能有所建樹地話。 他地汗位就有點危險了。 別地不說,就是這一種壓力就迫使他不得不為了。
“臣盡心竭力,戮心王事。 ”郭侃平靜地道。
忽必烈踱了幾步,道:“為了加強你地實力,朕決定把五衛禁軍中的兩衛調給你。 中原,關中之事就交付給忠和了。 ”這話的意思是說,這次的所有行動都由郭侃來策劃。 包括阿術他們進淮西淮東這些地區的軍事行動,都由郭侃負責。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郭侃的確不愧神人之稱,給他說準了,宋軍向關中挺進,遇到了天大的困難,這因難是自臨安大捷後宋軍遇到地最大困難。 帶給宋軍巨大困難的並不是強大的蒙古軍隊,而是秦嶺。 秦嶺自古號稱天險,是關中的南方屏障。 海拔高,地勢陡峭,難以逾越。
群峰聳峙,千巖競秀,雲纏霧繞,白雪皚皚。 從山腳望去,從半峰之上就處在雲霧中,好象玉帶纏腰,雪花飄飛在空中,一幅雪國奇景。 數百里秦嶺飛雪,真的當得起“萬里雪飄”四字了。
這就是秦嶺,山外還是深秋之季,山中已經入冬,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凍。 寒風呼嘯。 發出嗚嗚的嗚咽之聲。 盡情地蹂躪著他們能夠蹂躪的一切。 在夏日裡肆虐的蛇蟲不堪寒風之苦,早就不知道躲到什麼地方去了。
寒刀刮過。 如刀似割,讓人從骨子眼裡感到寒冷。 然而,這種大自然帶來地寒冷並沒有阻止宋軍向關中的開進,他們頂風冒雪,行進在難走的山道上。 要是從天空望去的話,只見山道上有不計其數的宋軍,多得比螞蟻還要多,蜿蜒蠕動,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一二三,起!”一聲響亮的號子聲響起,彷彿靜夜中地驚雷,打破了秦嶺的寂靜。
緊隨著這聲號子聲又響起一片號子聲:“一二三,起!”
這號子聲發自朱瑞祥的炮兵之口,領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雋本人,他站在一塊石頭上,不停地揮著手臂,喊號子給炮兵們鼓勁。
他們要把火炮運往關中,必須要克服秦嶺這道天險。 把火炮運往關中,李雋是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關中是重地,宋軍一攻打,忽必烈必然不會坐視不理,他肯定會派出精銳部隊前來。 要是沒有火炮這一宋軍最為犀利的武器,這仗打起來就因難得多了。
二是關中和中原相鄰,北伐中原時,從關中出兵也是勢在必行。 不僅要出兵,關中這路兵力還要極其雄厚才能擔負得起戰略任務,火炮就必不可少。
正是從這兩點考慮,李雋決定把在四川的火炮運往關中。 當然,最大的困難就是秦嶺。 秦嶺天險,徒步其間都很難行走,在這種大雪封山的日子裡運炮就更難了。
李雋非常清楚其中的困難有多大,思慮再三之後還是決定要把火炮馬上運往關中之地。 李雋相信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毅力,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奇蹟,一定能把上千門火炮運到關中。
朱瑞祥不僅是個優秀地炮兵指揮官,還是一個堅毅不拔地英雄,李雋把想法一說,他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完成任務,他的理由是:“我們地祖先可以修長城,我們當然可以把火炮運到關中。 我們要是連這點事都做不好,就有有愧於我們的祖先。 ”
他說得一點沒錯,在一千多年前,秦人就修建了長城這一驚世奇蹟。 把火炮運過秦嶺雖然困難不小,比起修長城來說,就小得太多了,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李雋大拇指一豎,什麼話也沒說,只說了一個字:“壯!”雖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