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請你無論如何受臣這一禮,這一禮不是臣一人之禮,是臣代表將士們給皇上叩頭了。皇上,自從韃子犯境以來,不知有多少將士為國力戰,卻落得個埋骨荒野,為飢鷹餓狼吞噬的結局。皇上此舉,仁德無雙,就是秦穆公餚谷封屍也不及皇上之萬一。”咚咚咚,一連給李雋叩了九個響頭方在李雋的攙扶下站起來。
廖勝功說的是大實話,自從蒙古大軍向臨安推進以來,就不知道有多少將士戰死疆場,卻落得個為飢鷹餓狼吞噬,埋骨荒郊的結局,實是讓人嘆息。其實,廖勝功有所不顧及,不敢言及以前的事,可以說,自從宋朝開國以來,在外敵面前就沒有打過幾次勝仗,為國力戰卻落得這樣下場的將士們真不知道有多少。
李雋路過此處,首先想到的就是掩埋將士們的屍骨,感人實深。要是文天祥在這裡的話,肯定會感嘆賦詩,頌揚李雋的功德。
秦穆公餚谷封屍是一個典故,是說秦穆公三次敗於晉國,最後終於打敗晉國,把在餚山敗仗的將士們的屍骨收斂起來,掩埋在餚山,祭奠一番。李雋今日之舉和秦穆公之行頗為相近,只是其意義卻完全不同。
秦穆公作為一方諸侯,只是為了爭奪伯主之位,而李雋面臨的是蒙古這個強大得讓人窒息的對手。在南宋最危急的時刻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幾番周折終於打了大勝仗,其意義就不是秦穆公這個諸侯所能比的。
“廖將軍言重了,前輩先賢,我哪能與之相比。”李雋謙遜著道:“我們先把將士們的屍骨收斂起來,我馬上派人去臨安,要履善準備棺槨香紙運來。吳富將軍為國捐軀,我們就把他埋在皋亭山,讓吳富將軍的忠魂守護臨安的北大門。”
廖勝功贊成道:“皇上所言極是,這是吳富將軍的最好歸宿。”
傳下號令,李雋親自動手,與御林軍一起收斂遺骨。現在正是天寒地凍時節,石頭上積了厚厚一層冰,滑不溜手的,很不好翻動,但是這事實在是感人至深之事,將士們都熱情振奮,在寒風中翻撿遺骨。
伯顏攻打皋亭山用了兩萬顆石頭,堆得厚厚的,好象一座山,費了好大功夫才把遺骨翻撿出來。遺骨幾乎沒有完好的,給石頭砸得得不成樣子,可以想象當日一戰有多麼的慘烈。
遺骨朽敗,已經不可辯認,李雋下令放在棺槨裡,由於天寒地凍,不好挖坑掩埋,無奈之下只好停放在皋亭山,直到春暖花開才舉行了隆重的下葬儀式。下葬之日,李雋率領朝中文武大臣以最隆重的禮儀為將士們送行。同一天下葬的還有吳富將軍的衣冠冢,因為無法辨認遺骨,只好從他家裡找來衣衫和盔甲,放在棺材裡埋了。
在這片墓園裡豎立了兩塊石碑,都是李雋手書,一塊寫著“烈士千古”,另一塊是立在吳富將軍衣冠冢前,上寫“大宋忠烈將軍吳富將軍之墓”。因為這裡有“烈士千古”之碑,人們就稱呼為“烈士陵園”,烈士陵園的稱呼從這裡開始。
從此以後戰死的將士們都會集中掩埋,派人守護,每年一祭,成為一種制度。宋朝自從開國以來,敗仗多勝仗少,埋骨荒野的將士們不知有多少,實是讓人惋惜。在李雋的推動下,一改頹氣,勝仗不斷,順帶還避免了將士們曝屍荒野的噩運。
直到忙到晚上方才收斂完畢,按排棺槨,燒些紙錢香燭,祭奠一番,方才下旨就在皋亭山宿營,第二天方才上路。一路行來,只見路邊遺屍不少,不用說自然是高達他們在追擊途中幹掉的。
等李雋追上高達他們已經是在嘉興了。當李雋到達嘉興時,只見宋軍把嘉興團團圍住,攻城戰打得如火如荼,臨安大勝,宋軍士氣高漲,攻勢很猛,城頭上的元軍雖是新敗,畢竟是非常優秀的軍隊,守得也很頑強,宋軍倒也討不了便宜。
高達報告說一部分元軍退入嘉興城,另一部分退去松江府。在追擊的過程中又幹掉四萬多五萬元軍,如此一來,伯顏帶來江南的軍隊只剩下二十來萬了。在蒙古歷史上,就沒有損失如此之多軍隊的先例,要是成吉思汗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如此大的戰果,在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長平之戰,天中山之戰,唐軍九路大破土蕃之戰才能與之相比,實屬不易。
廖勝功把情勢打量一番,向李雋請示道:“皇上,臣以為強攻傷亡太大,還是用zha藥包炸開城牆再行攻城也不遲。”
這是伯顏當日進攻臨安用過的法子,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李雋笑道:“你是指揮官,由你決定好了。我只是來看情勢,不干涉你的指揮。”廖勝功的軍事才幹李雋是深信不疑的,相信他會做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