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 除了廖將軍你們這些常客外,還多了幾個生面孔。 說是生面孔,僅僅是指他們沒有參加過我們的議事,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建樹,相反,他們對我們的光復大業做出過很重要的貢獻。 這位是道長的高足,揚明道長。 這位,是楊威。 他們的事蹟,朕不用說了,想必你們都知道了。 ”
揚明出使元廷,折辱過忽必烈;揚威在萬難之際出使蒙古軍中,給伯顏送過“禮”,氣得伯顏吐血,伯顏之死和他有很大關係。 二人的名頭非常大,廖勝功他們哪有不知之理,廖勝功他們向二人點頭致意,二人還禮。
等廖勝功他們打過招呼,李雋接著道:“今天把你們召集到大都來,主要是討論兩件事情,這兩件事說到底還是一件事,那就是進行戰略追擊,徹底一統華夏的事情,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暢所欲言。 ”
廖勝功這位軍中第一人想了一下,道:“皇上,臣以為朝廷目前要做好兩件事,一件是做好軍事出擊的準備,另一件就是應該趁朝廷光復中原、燕雲之地,兵威大振之際,派出使臣,遊說各地,要那些心存觀望的人認清形勢,歸順朝廷。 ”
李雋歷來是最後做總結性發言,這次卻是打破常規,嘆道:“知朕者。 廖將軍也!朕也是這麼想,才把揚明道長和楊威請來。 《孫子》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固然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但是歷觀古今,適用者廖廖,究其原因還是在於其條件難以達到,故而有人認為是空談之言。 要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必須要有強大地實力為後盾,經歷中原決戰和光復燕雲之戰。 朝廷的實力大為提升,已經具備了實施這一目標的條件。 ”
經過這兩次大戰,南宋的軍事實力劇增,實際控制的領土驟增,人口、土地都有了質的提高,比以前多了許多,實力空前強大。 對於這點。 是共識,廖勝功他們點頭贊同道:“這都是皇上聖明,才有今日之盛!”
李雋擺手,道:“你們不要一味拍朕的馬屁,說好話。 朕要你們記住一句話:善始者,也要善終,方稱完美!在歷史上,很多人能善始。 卻不能善終。 李存勖地事情就是前代之事,前期勵精圖治,後唐有中興之氣,到了後來卻是與伶人為舞,只知玩樂,不理國政。 最後身死人手。 我們是打了勝仗,從臨安一路打到燕雲之地,是值得高興,這是人之常情嘛!但是,你們要記住,不能驕傲,要戒驕戒躁。 任重而道遠,諸位仍需努力!”
“臣謹記皇上教誨!”廖勝功他們受教。
李雋接著道:“可以肯定地說,仗即將打完了,朝廷將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建上。 要把我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建設好。 保護好,因而要進行一系列重大地調整。 這些調整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還要涉及到軍事。
“對於軍隊,朕決定要精簡,在現有的軍制基礎上進行一場改革。 軍隊的數量雖然減少了,但是並不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什麼事都不做。 相反,軍隊的作用要強化,要裝備更加先進的武器,要研究更能適應戰爭需要的軍事理論,對軍卒、對軍官、對將領都要進行嚴格地培訓,制定更加適宜的軍事戰略。 還有一點,朕準備推行軍銜制和勳章獎勵制度。
“歸結到一句話:堅決不能學司馬炎,去效無用之空談,廢除國之武備。 朝廷一定要掌握一支精銳的軍隊,以備不時之需。 ”
司馬炎這人很難給他一個定位,你說他迂腐吧,他結束三國戰亂,統一了國家,稱得上富有雄材。 說他聖明嘛,卻做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蠢事,那就是在統一國家之後,聽信儒家的邪辟之說,仿效周武王“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是全部,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國家的軍備。 以至於“八王之亂”起,朝廷無力平叛。 這事遺害無窮,最終造成了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的大分裂時期,中國進入了第一個長達數個世紀的大分裂時代。
“《司馬法》有云‘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皇上這是高瞻遠矚之舉措,臣等實無異言。 ”廖勝功他們很是贊同李雋地看法。
對於將軍們的表態,李雋很是欣慰,道:“這事雖然還有點時間,但是也該提上日程了。 現在,我們還是來討論一下目前的形勢。 現在的態勢,朝廷除了漠北,東北,西北,西域和西藏沒有歸入版圖以外,唐時的領土已經全部光復了。 在這些沒有光復的地方,朕認為除了漠北必有一戰以外,其餘地方都可以遣一介之使去曉明大義,必然是望風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