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2部分

動機和螺旋槳自然就可以前移,這樣的氣動設計更簡單而且蘇聯設計師也更熟悉。至於螺旋槳的體積問題,因為鐳射駕束制導的射程有限(前面說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離內,不需要發動機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槳也可以小一點,所以問題就統統解決了。

很快匆匆趕製出來的第一代鐳射制導導彈就誕生了,1943年10月就進行了第一次實彈測試。可見戰時的效率有多麼驚人,不過效率之所以這麼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軍對高空地毯式轟炸的效果極其不滿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擊精度和減少遠端轟炸機出動的架次(為了減少損失)。

哪怕是第一代鐳射駕束制導導彈實際有效射程僅有兩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夠精確地打擊目標,空軍也認了。

那麼實彈測試的效果如何呢?應該說還是不錯的,當轟炸機四平八穩的用鐳射瞄準目標,並穩穩當當的發射導彈後,導彈很精確地摧毀了目標。

這個成果讓空軍大喜過望,馬上一口氣就訂購了五十枚這種導彈。什麼,有同志說這個訂貨量小得可憐?這你就不懂了不是,這是導彈,不是炸彈,尤其是早期的鐳射器生產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憐(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導致這種武器價格驚人。每一枚這種導彈的價格抵得上兩架圖2轟炸機!

而且這五十枚的產量就足夠剛剛成立不久的彩虹機械製造設計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設計局也生產不出來。

第一批四枚Kh1導彈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實戰,用於攻擊德軍在東波蘭的橋樑,初次作戰中兩架圖3轟炸機在機翼下各懸掛兩枚,分別攻擊了兩座橋樑,成績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導彈的命中率僅僅只有可憐的25%?似乎是慘不忍睹?

不過空軍對此卻比較滿意,為什麼呢?因為攻擊這兩座橋樑僅僅投入了兩架轟炸機和十幾架護航戰鬥機,而且在轟炸中無一損失。況且準確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毀了橋樑。要知道,在此之前,紅軍要攻擊類似的目標,得動員一兩個團的伊爾4或者是圖2,要麼就是同樣多的伊爾2或者蘇2攻擊機。還得做好付出被擊落好幾架戰機的心理準備,最後很可能還摧毀不了目標。

而現在才動用多少空軍力量?反正紅空軍對此是相當的滿意,唯一讓他們不滿意的就是Kh1導彈的產量實在太不給力了。當然,空軍也不是見好就收就不準備繼續改進Kh1導彈了。又透過了幾次實戰,空軍發現給Kh1導彈裝備發動機似乎完全是多此一舉。

是的,就是多此一舉,因為區區兩公里的有效射程,哪怕是沒有動力Kh1導彈也差不多能滑翔著飛過去,加裝了發動機根本是沒有什麼卵用。唯一用處就是讓導彈變得更貴和更復雜。

所以彩虹設計局在得到前線的反饋之後,立刻就拆掉了那一套多餘的發動機,轉而給Kh1導彈換上更大的彈翼。這一招確實管用,透過這項改進之後,Kh1導彈輕了兩百公斤而最大有效射程反而提升到了2。5公里左右。而這種新導彈也就被命名為Kh1M。而這個M在俄語當中也就是“改進型”的意思。

沒有礙事的發動機和螺旋槳之後,Kh1M的生產成本、生產效率以及掛載性都提高了不少。以前圖3掛載Kh1的時候,起飛時需要特別小心,一不留神Kh1M的螺旋槳就會擦地。而現在,不需要再為此擔心了。

有了第一次改進之後,就有第二次改進,很快Kh1M2就被生產了出來,和Kh1M相比,Kh1M2縮小了體積和採用摺疊翼,體積更小掛載性更好。以前只有圖3這個級別的轟炸機才能掛載,而Kh1M2連伊爾4也能用特殊的掛架半埋式的掛在機腹下了。

說完了空軍跟鐳射的故事,再轉向海軍和陸軍,這兩家也對鐳射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只不過他們跟空軍的關注點不太一樣,他們認為鐳射測距很有前途。

尤其是陸軍,對鐳射測距興趣不是一般的大,原因很簡單,紅軍的裝甲兵太需要反應快測距精度高的儀器了。不得不說,早期的坦克炮手真心是經驗很重要的一個崗位,原因就是他們必須在沒有準確的測距儀器的幫助下準確的測距,一旦測距出現了失誤,那炮彈肯定是打不中目標的。

二戰時代的坦克真心沒有太好的測距儀器,或者說就沒有專業的測距儀,一般只能透過炮瞄鏡的刻度劃分簡單的測距,這裡面的誤差就比較大了,很考驗炮手的經驗和判斷。也就是到了二戰末期,為了精確射擊,德國人在首先在黑豹後期型上裝備體視式測距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