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研發了新的導航系統。該系統產生的波束由數個羅倫斯波束組成。其中之一是主波束,又稱進場引導波束,直接指向目標,為飛機編隊導航。
其餘的波束均為輔助波束,與主波束以預定的間隔、在一定的地點相交,因為駕駛員可以根據波束確定自己所處的位置。這一套系統與定時器結合使用,在主波束與最後一個輔助波束的相交點(距離目標五千米),定時器即控制炸彈自動投放出去。
這一套系統研製成功之後,紅軍立刻在東普魯士、東波蘭建立了系統網點,當時這一套系統的最大有效導航距離為270公里,平均投彈誤差30米。
當然,隨著東波蘭陷落,該套系統也僅僅能在東普魯士使用,而且以其有效作戰距離,僅僅能夠滿足轟炸柏林、華沙等有限城市的需要。不過就算如此,這一套系統也是相當成功的,在1942年裡給德國製造了不少麻煩。
希特勒認為,要想解除紅軍對柏林的轟炸,就必須首先癱瘓這套系統。很快德國透過對被俘虜的紅軍空軍飛行員的審訊和對被擊落的轟炸機上的電子裝置的分析,找到了紅軍第一代導航系統的工作頻率和工作模式。
德國科學家給出的第一個對抗措施是用噪聲干擾使其引導系統失效,但是這麼做的話,紅軍立刻就會察覺,所以這種簡單的措施被放棄。德國人經過冥思苦想,研發除了一套“圍欄”欺騙系統,這種系統裝在東普魯士邊境上,發射機與接收機相距十五公里。接收機接收到紅軍的導航訊號之後,發射機立刻用強得多的功率從定向天線重新發射出去,但是其發射角度同紅軍的導航系統訊號有偏差。
這樣紅軍的轟炸機飛行員聽到的是德國人欺騙訊號,從而駕駛飛機偏離正確的航向。一度的,紅軍戰略轟炸機被“圍欄”訊號引導到無人的曠野或者荒郊,還長長迷失方向,有時候甚至會耗盡燃油不得不迫降在德國。那一段時間,阿爾克斯尼斯所中意的戰略轟炸效果不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導航出了問題。
不過紅軍很快就察覺了德國的“圍欄”欺騙系統,所以立刻又研發了第二代導航系統,德國人將其稱之為“弓箭手”,這種新系統只有兩部發射機,分別發射同等強度的“點”和“劃”訊號,同時也只有一個主波束和一個輔助波束。
主波束和輔助波束在目標上空相交,這既簡單便於掌握,又提高了轟炸的準確性,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對抗時刻在存在,當柏林等大中城市又一次被紅軍炸了個底朝天之後,德國人又開始想辦法了。
很快他們就在墜毀的轟炸機上找到了“弓箭手”系統的實物,查明其主要工作頻率在39兆赫,隨後德國人立刻研發了“盾牌”系統。該系統以較強的發射功率發射“弓箭手”系統的的“點”訊號或者“劃”訊號,但使波束稍稍偏左或者偏右,讓紅軍轟炸機在不知不覺中偏航。此外,德軍的電子偵察系統還能偵察到“弓箭手”系統的波束在何地相交,這樣他們等於提前知道了紅軍的轟炸目標,自然可以守株待兔了。
不過這種辦法也不是沒有問題,因為紅軍在研發出“弓箭手”系統時,就想到了該系統很可能會暴露紅軍轟炸的目標。所以在用該系統引導轟炸時,故意用多部天線向多個目標定向,使德國人搞不清楚紅軍真正攻擊的目標。此外,隨著護航體制的改變,紅軍戰鬥機部隊從轟炸機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之後,紅軍還會故意用定向天線製造假的空襲目標,將德軍的戰鬥機引誘過去,然後派遣更大規模的戰鬥機部隊予以殲滅。
當然,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要使用無線電導航,必然就會輻射訊號,而這些訊號被敵人截獲只是時間問題罷了。所以紅軍在不斷改進無線電導航系統時(後面會繼續說),也在關注其他導航方式。
所謂的其他導航方式,其實就是慣性導航。以牛頓力學原理為基礎,透過測量載體在慣性參考系中的加速度,將它對時間進行積分,讓後將其匯入導航座標系,就能夠獲得相對準確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資訊。
而要實現慣性導航,最最重要的就是“慣性敏感器”,一般將其稱之為“慣性儀表”。他們基於慣性原理自主、獨立地測量物體相對於空間的運動,不需要任何外部基準或資訊,如電波、光線、磁場等。
其中測量物體角運動的儀表稱之為“陀螺儀”,測量物體線運動的儀表叫“加速度計”。這兩種儀表組合在一起就可以把物體的六個自由度的運動完整的測量出來。
這兩種儀表大家其實並不陌生,陀螺儀聽得最多,二戰中著名的V2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