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質性的殺傷力,但是無形中是助長了反應實力的活躍。
丘吉爾可以想象,當殖民地的刺頭聽到這個訊息,當他們知道小小的冰島都能夠給大英帝國上眼藥的時候,他們會有多亢奮,又會採取什麼行動。
一旦殖民地的革命火焰被點燃,那些****份子、分離主義份子都會跳出來在大英帝國的肉體上狠狠地咬一口。雖然這不足以致命,但將極大的消耗帝國的精力和實力,讓帝國被此起彼伏的小麻煩折騰得焦頭爛額。而這時候美國、蘇聯將一舉完成對帝國的超越,並將把帝國越甩越遠!
一想到這種可怕的可能性,丘吉爾都有些後悔挑起冰島的衝突,他實在太錯誤的估計了蘇聯的決心,本想打個擦邊球結果變成了結結實實的迎面對撞,以帝國風粗殘年的身板實在經不起皮糙肉厚的北極熊去折騰啊!
“必須儘快結束這場鬧劇!”丘吉爾暗中下定了決心,在他看來再鬧下去真的就要傷元氣了。
丘吉爾再一次致電羅斯福,請求老總統再一次充當中間人去同蘇聯斡旋,以爭取體面的收場。對此,羅斯福是欣然答應,保證一定會盡量調和英蘇之間的矛盾維護盟國之間的團結云云。
丘吉爾鬆了口氣,倒不是他認為羅斯福就能夠讓蘇聯屈服,從之前的情況看這是不可能的,羅斯福壓力不足以讓蘇聯就範,但是,現在丘吉爾已經調低了目標,他的想法已經從迫使蘇聯屈服到小退一步體面收場,他先相信這點面子蘇聯人應該會給羅斯福。
可憐的丘胖子,他又一次算錯了。羅斯福可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對英友好,羅斯福是什麼人?那也是一個徹底的以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為己任的人,而且其政治決心也是相當的堅毅。
看看羅斯福的競選之路(不僅限於第一次),第一次他的對手是胡佛,用後世的看法說,當年羅斯福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的,似乎是贏得輕而易舉,似乎是輕輕鬆鬆在廣大美國人民的擁護中就入主了白宮。
事實是這樣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羅斯福競選總統時可是被全國大多數媒體冷嘲熱風,大部分媒體都不看好他能夠贏得競選。反而媒體是不斷地為胡佛造勢,與之相比羅斯福就像個殘疾的醜小鴨。
可以說羅斯福是頂著全國媒體的批判之聲當選總統的,什麼樣的人有這麼堅毅的神經?當然,有同志要問,之前你小子不是說胡佛搞得美國民怨沸騰了麼,怎麼媒體還一邊倒的貶羅斯福誇胡佛呢?這有點扯吧!
這一點兒都不扯,因為媒體是有屬性的,當時美國主要的大媒體都是掌握在資本家手裡的,而胡佛恰恰是一個對老百姓很糟糕而對資本家很有愛的總統。他任內解決“大蕭條”的辦法就是不顧小老百姓的死活去救大資本家,將大筆的“賑災”款項送給了資本家去填坑。自然而然的姓資的媒體要大聲為胡佛總統唱讚歌了。
實際上,羅斯福跟媒體的關係一向是不怎麼樣,他開啟第二次總統之路的時候,跟第一次的翻版差不多,照樣是被媒體挖苦和攻擊,甚至舉國上下都在流傳著關於他得了性。病的小道訊息(羅斯福的那位夫人可不是什麼賢妻良母,當時全美國都在流傳這位第一夫人的風流韻事。實際上羅斯福跟埃利諾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政治婚姻,老總統的真愛是露西,最後老總統死的時候也是倒在了露西懷裡)。在這一大票的謾罵和攻擊下,他又一次神奇的逆轉衛冕成功。
羅斯福不光是意志相當的堅毅,政治手腕也是相當的高明,在他當選總統之後,胡佛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遺產,將共和黨的經濟綱領強加給羅斯福,是不斷地要求同羅斯福交接工作,反正就是不斷地自說自話給羅斯福施加壓力,逼羅斯福向資本家表態。當時羅斯福是怎麼應對的,那就是會面一律拒絕,也堅決不對胡佛在媒體上的喊話做任何評論。一直堅持到胡佛任期結束,然後等他上臺的時候自然是無事一身輕,一杆子就給胡佛的那堆垃圾掃得乾乾淨淨了。
可見羅斯福的鬥爭手段也是相當的高明,比如這一次丘吉爾向他求助,就讓他看到了機會。之前說過,美國人跟英國人雖然國家利益接近,但接近並不等於是完全相同,在相當多的問題上,兩國還是存在尖銳的分歧的。尤其是殖民地問題上,美國就不可能完全去維護英國的利益。
美國也想要殖民地是不是,哪個資本不喜歡廉價的原材料產地和成品傾銷市場?美國人也喜歡,所以這才在十九世紀末幹了西班牙,搶了古巴和菲律賓。不過實話實說這兩塊地方實在沒多少油水可言,哪裡像英法的那些殖民地,那個油水嘩嘩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