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關鍵的是,這個蘇維埃最高主席團主席還忒麼有名無實,根本就指揮不動人民委員會,真心只能算個泥菩薩。當然,李曉峰不是為蘇維埃主席叫苦叫屈,只是覺得蘇聯的搞法比較怪異,算是十月革命的遺風,畢竟當年布林什維克可是打著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旗號上臺的,自然要拔高蘇維埃的地位。
但那時是那時,而現在形勢發生了變化,蘇維埃的地位不光沒有被拔高,反而邊緣化了。一點立法機構的強勢都沒有,說什麼人民委員會都可以不買賬(至少是現在這個人民委員會可以不買賬)。
而真的要完善蘇聯的制度建設,立法這一塊需要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至少能有自己的堅持。不能被人民委員會單方面的吊打,那還起一個什麼監督作用?
不光是要加強蘇維埃的立法作用,司法這一塊也必須跟上,在這方面蘇聯更弱,司法幾乎就是個擺設,可以任由人民委員會擺佈。當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委權力根本沒有監督也沒有約束的時候,真心是一家獨大。也就是人民委員會沒有軍權,而且蘇聯是一黨執政,黨是老大,還有政。治局壓著,否則大家都歇菜,讓人民委員會主席自己玩兒去吧!
但是不管怎麼說,到了托洛茨基退休的時候,很是有必要對人民委員會進行改革了。明確人民委員會的職權範圍,裁汰重複的各種部委,這是不得不做了。
當然,怎麼裁汰就是一個大問題了,畢竟誰不喜歡正部級的官帽子多一點,一個正部級單位意味著的不僅僅是一個正部級幹部,還意味著一票的副部級崗位和一堆堆的正廳級職務。裁掉一個正部級單位,會連帶著成百上千名幹部“下崗”,這個影響力絕對不會小。
畢竟幹部辛辛苦苦好容易爬到了這個位置,不說更進一步,至少也想保住飯碗不是,如今你要砸他們的飯碗,那還不拼命!
如果是平常也還好說,問題是現在斯維爾德洛夫正在想方設法的拉攏幹部準備擴大自己的權力範圍,你這邊剛吼著要裁汰幹部,那斯維爾德洛夫立刻就會大聲反對並大肆拉人。到時候怎麼下臺?
甚至就算沒有斯維爾德洛夫,裁汰幹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列寧在的時候,就不止一次有類似的想法,但為什麼後來都不了了之了,原因就是連導師大人拿這些傢伙都沒辦法,都是十月革命的元勳,都是打天下的干將,你能不給他們一點事兒做做?
也就是列寧斷然選擇退休才讓事情好辦了一點,列寧同志65歲都退休了,你到點了不退?難道你比列寧同志還牛逼?
列寧的退休算是將最難的一部分老大難問題解決了,只不過這僅僅是治標不治本,只要那些部委還擺在那裡,官就不可能少!
李曉峰要解決這個問題所要面臨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下一屆人民委員會主席還不是他,甚至他連副主席都讓出去了時候,想要插手人民委員會的改革,恐怕是相當不容易的。
但是李曉峰認為這種改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勢在必行甚至是不能拖的,越往後拖就越麻煩,阻力就越大。因為按照當前斯維爾德洛夫的尿性,他恐怕還有擴大部委的打算。如果不能迎頭給他擋住,這個口子會越開越大!
可怎麼做呢?李曉峰看向了托洛茨基,他認為在當前,在這個時候唯一能給他提供幫助的也就剩下老託了。問題是老託願不願意幫他而已。
“裁汰冗員?”
當李曉峰試探性的提出了這一點時,托洛茨基陷入了沉思,因為他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是多麼的棘手。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某仙人竟然敢向他提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兩家確實不太對付。不過想想也很正常,斯維爾德洛夫現在跟某人現在更不對付,某人確實不可能去找斯維爾德洛夫商量,那是自找沒趣。
除開斯維爾德洛夫,唯一能在這個問題上給李曉峰重大幫助的也就剩他托洛茨基了。很正常嘛,要改革只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老領導下臺前幹一票,另一種就是新領導上臺時燒三把火。現在明擺著斯維爾德洛夫沒興趣燒這三把火,李曉峰要想改革,就必須藉助托洛茨基這個老領導的影響力了。
那麼托洛茨基願意幫這個忙嗎?實話實說,一開始托洛茨基並沒有這個想法,之前說過他是更傾向於和平過渡,不折騰的。這樣對他的託派影響最小。但是李曉峰現在已經提到這個問題了,他就不能不想一想了。
哪個政治家不願意青史留名,不願意留下點政治遺產。列寧當時為什麼選擇退休,還不是想做個榜樣留個樣板,讓後來的人都學習他。托洛茨基作為僅次於列